李從嘉聞言也有些驚訝,這個產糧量,已經到達每人十石的產量了和自己封邑仙林鎮有的一拚了。
但他也清楚知道,百姓稅賦極為沉重,中央朝廷征收三成,地方州、縣征收一到二成,稅賦沉重地區征收達到六成,最差也要有四成的稅賦。
張泌又說道:“刨除損耗和上繳國庫稅賦,每個百姓每人手中能留下四石糧食,已經是非常好的收成了。”
“恩!這也算不錯,想當初四年前,我征收運糧兵,年餉將近三石,已經很有吸引力,而今百姓種田能留下四石糧食,占城稻的推廣,百姓確實富足了些!”
此時李從嘉沒有改變稅法的心思,百姓稅賦沉重,但四處戰火,他也要強大兵馬!
靠著三熟水稻的推廣,增加民生收入,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張泌道:“咱們今年給朝廷俸糧餉300萬石,已經極大的支援了前方戰事了。”
此時地方向中央交稅,沿用了唐朝的兩稅法,就是夏秋交稅,繳納兩次合計六百萬石。
趙普搖了搖頭道:“依在下之見,無需向中央繳納如此多稅負,這兩年府庫中繳獲,已經支援了朝廷不少,這些糧草留在我們湘江大軍中才更有幫助。”
“今年大戰,朝廷丟了三十萬付鎧甲兵器,全都送給大周,兩次和談孝敬上黃金千兩、銀十萬兩、羅綺兩千匹,更是花了無數珍寶財貨!”
“難道還送去,給朝廷的相公們孝敬大周嗎?”
“簡直是可笑,單單是銀十萬兩,相當於是五十萬石的糧草,何必轉手送給敵人。”
趙普此言一出,多少有些大逆不道,隻不過眾人都是李從嘉心腹,總會聽到趙普攛掇李從嘉積蓄實力的言論,所以也有些見怪不怪。
這個時代節度使存在扣留糧草的情況。
直到宋朝為了遏製節度使的權力,設置了轉運使,巡察使等一係列官職,分化節度使權力,才得以解決這種局麵。
此時向中央納稅,地方節度使有很大的掌控權。
李從嘉看向趙普!
這位最重要的謀臣,自從跟隨自己後,私下裡就是希望李從嘉能夠奪得東宮之位,他也是抱定信念,要輔佐李從嘉稱帝,自己成為一代宰相。
“也罷!”
“張大人,秋收結束後核算兵馬糧草,咱們也得為明年出兵考慮,八萬大軍一旦出征,朝廷不可能給我撥餉銀,咱們自己做好準備!”
張泌聞聽此話,知道主公的意思,上繳中央的糧草中額外留出明年發兵所有糧草。
“遵命!主公。”
畢竟明年他們打仗,不能占領地盤,都是從自己腰包裡掏錢。
李從嘉又說道:“我等打下這偌大基業,隻怕朝廷的相公也要惦記上了,諸位做好準備,朝廷裡估計會有人對咱們下手。”
“是啊,朝廷今年大戰焦頭爛額,無暇顧及我等,如今戰事停歇,必定會有些動作!”趙普也是推測說著。
九月下旬,秋高氣爽,天氣微寒。
李從嘉突然收到了朝廷詔書,說要命他回江寧城,進京複命!
喜歡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請大家收藏:()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