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璨的表態,其他將領也紛紛響應,營帳內逐漸響起了一片激昂的誓言之聲。
麵對三十萬大周強敵,在這一刻,每一個人都被李從嘉的決心所感染,心中燃起了勇氣。
李從嘉道:“周賊披甲執銳,士氣正隆,我們若是正麵迎敵,必是慘烈大戰,迂回到汴京城中,在周賊心臟紮一刀,解決壽州大兵圍城之苦。”
盧郢聞言頻頻點頭,深以為是道:“主公此計絕妙,隻不過深入周賊境內,太過凶險,主公獨自領軍,還望顧全自身安危,末將願領兵前往。”
“末將複議。”
文武群臣都為李從嘉安危著想。
深入敵後,沒有補給,孤軍在外,還要插入大周腹地,危險可想而知。
李從嘉回絕眾人道:“三年前我去過汴京,熟悉沿途地貌,大周境內未必有多少守軍,湖南道兵馬由我建立,為保士氣不失,我自親率兵馬而去。”
盧郢、秦再雄等人自知唯有李從嘉親自前往才最適合,也就不再出言,都說要追隨而去。
李從嘉展開地圖,看著汴京城方向,殺入東京府,從光州出發到蔡州汝南)、許州許昌),直線距離六百餘裡,一路可能達到八百裡遠,行軍也得二十餘日。
一路上遇到堅城不可久戰,隻能繞路而行,這樣行軍北上更是曲折。
眾人細看之下才發現,李從嘉展開的地圖與眾不同,山川河流,城池郡縣都標誌很清楚,宛如模擬沙盤,躍然紙上。
還有幾處小紅點,在重要位置標注。
“堅城要塞,短時間內難以攻破,蔡州、許州三國時期就是天下名城,我們一路偏軍,難以攻破,所以我想要走這條路線。”
說到此處,李從嘉指著地圖中的紅點,都在大州城旁邊的縣城,彎彎曲曲避過管道,通往汴京城。
“往北到新息今河南息縣)、項城今河南沈丘)、陳州今淮陽),路過太和今安徽太和)、尉氏縣,然後抵達汴京城下。”
眾將看去,都不住點頭。
見此情景,眾人都知道,李從嘉是早有準備,不論是地圖還是行軍路線,顯然不是倉促之間,做下的決定,已經謀劃了好久,心中覺得安定不少。
潘佑驚訝道:“主公妙算,這樣一路行軍能安穩許多。”
李從嘉搖搖頭道:“前路凶險,地圖潦草,不知道會發什麼,咱們也要見機行事,才能殺到汴京城下。”
“秦再雄、盧郢,馬成達,下令讓士卒準備,二十日口糧,輕裝簡行,隨我出征汴京城。明日李雄到達光州,再揀選精兵一同出發。”
李雄、朱元等人率領的水軍宛如一條長龍,蜿蜒於淮河之上,氣勢磅礴地向著光州城駛來。
六艘巨型戰船橫亙在江麵上,猶如巨獸般矗立,宛如能截斷這浩蕩的淮河水。
這跨越時代的造船技術,使得每艘戰船都顯得異常龐大與堅固,它們的存在不僅象征著強大的軍事力量,更給予了士兵們無儘的勇氣和信心。
湖南道的水軍以其卓越的實力聞名天下,此時旌旗飄揚,盔甲閃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每一位士卒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堅定的決心和飽滿的精神狀態,他們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渴望追隨李從嘉的腳步。
當晚,月色如洗。
李從嘉讓李雄、朱元等將領來到府衙內,秘密商討下一步的戰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