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踏!”
李從嘉等將領騎著駿馬,朝著火光衝天的尉氏縣疾馳而去。
夜色中,火光照亮了半邊天際,仿佛是勝利的號角在召喚。
到達尉氏縣城外時,成達、張璨等人正忙於組織焚燒周軍糧草和逮捕追殺周軍殘餘兵馬。
直到半夜,眾人才陸續完成了各項任務,紛紛來到李從嘉的大營報到。
此時的營地裡,火把搖曳,映照出一張張疲憊卻充滿成就感的臉龐。
馬成達手持火把,興高采烈地向李從嘉彙報道:“主公,真是神機妙算,這小小的尉氏縣城竟然是運糧樞紐。”
彭師亮也興奮地補充道:“主公,我們這一戰燒毀了周軍十萬餘石糧草。”
李從嘉對於這樣的成果雖感意外,但更多的是對部下的讚賞與欣慰。
張璨得意地繼續說道:“蔡河運糧!我們掐斷了周軍糧道。”
眾人意識到,他們不僅僅是攻下了一個縣城,更是在無意間攻破了敵方的重要糧道。
李從嘉站在地圖前,目光落在尉氏縣的戰略位置上。
蔡河,在後世被稱為賈魯河,正是淮河的一條重要支流,而尉氏縣則位於蔡河與渦河的交界處,渦河作為淮河的第二大支流,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李從嘉沉思片刻後開口:“汴京城以西,所有未入京的征調糧草,都要經過此處調運。”
“諸位此舉功不可沒,看來柴榮不得不回城應對。”
他眼中精光閃爍:“數十萬大軍前線作戰,需要大周舉全國之力供養,這次幾乎斷了他們三分之一的糧道。”
聽到這裡,眾將的眼中充滿了興奮之色。
“咱們千裡敵後斷糧管道,看柴榮那皇帝老兒如何是好!哈哈……”笑聲在營地中回蕩,帶著一種難以抑製的豪情壯誌。
“此戰敵方主將是誰?”李從嘉突然問道,眼神中好奇。
“尉氏縣主將,名叫趙匡義,是個草包,攻入尉氏縣沒費什麼功夫。”彭師亮得意地回答道,臉上帶著幾分輕蔑的笑容。
然而,聽到這個名字,李從嘉瞬間提高了聲調,瞪大了眼睛。
“趙匡義!”
他的聲音在營帳內回響,讓所有人都為之一愣。
緊接著,他急切地追問:“可曾殺了他!”
眾將領見李從嘉驟然起身,表情如臨大敵般慎重,都感到十分納悶。
他們原本以為這隻是一場普通的勝利,沒想到主公竟然如此重視這個無名小將。
“主公,此人無才無能,不過聽說是趙匡胤弟弟,可能死於亂軍之中!”馬成達小心翼翼地解釋道。
彭師亮接著說道:“我擲出手戟將他擊落下馬,後來在亂軍之中,他被親衛兵救走了,應該已經死了。”
李從嘉鄭重其事地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不可大意。若是以後再遇到此人,格殺勿論。”
這番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驚訝,他們沒想到主公竟然對這樣一個看似無足輕重的人物如此看重。
李從嘉心中卻另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