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內,符彥卿押著趙匡義前來請罪。
此時東京留守王樸有權定奪京城各項事務,他端坐在主位上,眼神犀利地審視著麵前的人。
符彥卿先開了口:“向二位大人,說說發生什麼事情?”
趙匡義滿臉愧疚!
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道:“我前日早晨正在城門口巡邏,突然見到門口亂民四起,帶兵前去鎮壓動亂之人。怎想到這時,竟然有唐賊兵馬,城內外呼應大戰,控製了城門……”
他停頓了一下,似乎在回憶那場慘烈的戰鬥。
“我帶兵殺敵,奈何賊人勢大,裡應外合,末將唯有死戰。幾名親衛拚死將我帶出戰場,我想著將前方戰事,向各位大人彙報。”
趙匡義這番話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位獨戰群賊的猛將,他的言辭中充滿了沙場血戰的英雄氣概和自己大戰殺敵的情景。
王樸、張美也是閱人無數,他們從趙匡義的話語和神情中讀出了幾分不真實。
但看著符彥卿的麵子,也不再多說什麼。
張美緩和氣氛說道:“既然如此,趙將軍也是為國死戰的猛將。唐賊狡猾,竟然越過前線百裡之後攻打尉氏縣,也打到了汴京城。”
他的話中帶著一絲無奈與對局勢的擔憂。
王樸沉思片刻後拖長音調說道:“其中情況,還需向陛下請示,再做定奪。小趙將軍畢竟死戰唐賊,先休養幾日,日後再上戰場。”
趙匡義低垂腦袋,聲淚俱下,眼底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心中咒罵道:“李從嘉,有朝一日,我必殺了你!報今日之恥辱。”
隨後他恭敬地說道:“拜謝王大人、張大人,末將無能,願為國捐軀,戰死沙場。”
張美接著問道:“趙將軍與唐賊交戰,可知道敵軍有多少人馬,戰力如何?”
趙匡義立刻回答:“唐賊兵馬隻有一萬餘人,全憑著主將李從嘉帶領。士氣雖然高昂,但是連番大戰,傷亡慘重。尉氏縣城,我死戰半日,帶領兵卒殺了兩千唐兵。”
他說出的話也無法求證,也沒有確鑿證據來反駁他。
王樸也是聽一半信一半,撚著胡須謀劃說道:“李從嘉此子早年曾到過汴梁城,膽大心細頗有智謀,很棘手的敵人,我們以堂堂正正之勢,必能擊敗唐賊!”
張美道:“我們以勢壓人,將他困死在誅仙鎮!”
王樸做事沉穩點了點頭:“他們在朱仙鎮結營駐守,安排工部調撥船隻,準備搭建浮橋之物,為大軍攻破朱仙鎮提前做準備。”
隨著討論的深入,王樸等人逐漸形成了一個剿滅唐軍的戰略計劃,一日後韓通前鋒人馬也趕回到了汴梁城附近,兩方人馬,準備休養一日,攻向朱仙鎮,一舉剿滅李從嘉。
夜幕低垂,湖南道兵馬大營被一片靜謐所籠罩。
三月的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如同細絲般輕輕滴落,為大地帶來生機與希望。在這寧靜的表象下,卻有一種風雨欲來的凶險。
張璨正站在河邊駐守,警戒河道。
北麵就是汴京城,大軍駐紮在人字形的河流岔口內,渦河、運糧河環繞著朱仙鎮,形成了一道天然的護城河。
十餘丈寬的河麵,加之這幾天壘起的一道道土牆堡壘,使得任何企圖涉水過河的敵人望而卻步。
“估計再有一日,周軍就會來到此處了,咱們可有一場硬仗要打了。”馬成達感慨說著。
“馬兄弟,你咋過來了。”張璨回頭看著他問道。
馬成達開玩笑的說著:“我來瞧瞧,‘小張飛’張璨將軍建的戰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