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糧河的河麵上,民夫們肩扛沙包、石塊,頂著湖南道兵馬如雨般的箭羽,用生命鋪設出一條通向朱仙鎮岸邊的甬道。
他們的臉上血漬與泥水混在了一起,但在後方督戰兵的刀斧之下,都拚了命的衝了上去。
每一塊石頭落下,每一個腳步前進,都付出了生命代價。
劉廷讓率領三千盾兵,在前衝鋒,奔著朱仙鎮岸邊殺去。
他們頂著數尺寬的大盾,如同一道銅牆鐵壁,向著岸邊推進。
盾牌相接,發出陣陣金屬碰撞的聲音,仿佛是戰場上的戰歌。
石守信緊隨其後,帶領甲兵在後麵擴充通道。他的目光冷峻,手中長刀閃爍著寒光,命令指揮。
而在對岸,梁延嗣指揮著弓兵,一輪輪箭羽激射而出,宛如密集的雨幕,試圖阻擋住這股洶湧而來的洪流。
馬成達則帶領黑甲軍在河岸邊築起防線,黑甲兵手持步槊,站在臨時構築的土牆之後,迎接到來的血戰。
周軍士卒頂著大盾,冒著箭雨衝了上來,雙方瞬間陷入了一場慘烈的廝殺。
“殺!”
黑甲兵的步槊在陽光下閃耀著致命的光芒,每一次劈砍都將敵人釘在地上。
第一批衝上來的周軍,宛如割倒的麥子,斷肢殘骸四處飛濺,死屍堆積如山,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第一批衝上岸邊的周軍士兵,幾乎無一生還,身首異處地倒在了這片被血染的土地上。
然而,周軍士卒悍不畏死,後麵三萬多大軍依次排列,源源不斷地衝上來。
在這片狹小的戰場上,隻有數十名周軍能齊攻而上,麵對的是如此慘烈的戰鬥,第一批倒下的士兵,但隨後又有更多的士兵填補空缺,繼續衝上去。
“衝啊!”一個年輕的周軍士兵高喊著口號,眼中燃燒著決絕的火焰,儘管他周圍已經躺滿了同伴的屍體。
“兄弟們,跟緊我!”
劉廷讓大聲呼喊,激勵著身邊的戰士們。
戰場上,呐喊聲、金屬碰撞聲、痛苦的呻吟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悲壯哀鳴。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兩個時辰也轉瞬即逝。
戰場上,屍體逐漸堆積起來,形成了一條用生命鋪就的甬道。
隨著這條“死亡之路”的不斷拓寬,越來越多的周軍士兵得以湧上岸來,與黑甲軍展開更為激烈的搏殺。
戰線延長至百米,豁口越來越大。
李從嘉也拔弓射箭,射殺周軍。
交戰前線,黑甲軍身著厚重板甲,能夠抵禦尋常刀劍的攻擊,傷亡並不嚴重,但麵對如潮水般湧來的敵人,他們也不得不全力以赴。
每一名黑甲軍戰士都激發出了內心深處的血性,手持步槊,勇猛地迎擊著一波又一波的攻勢。
雙方廝殺得天昏地暗,戰場上的慘叫聲、金屬碰撞聲交織成一片,仿佛是末日降臨前的挽歌。
在這殊死搏鬥中,占儘地利和裝備優勢的黑甲軍雖然損失較小,但依然難以抵擋周軍悍不畏死的衝鋒。
傷亡比例接近五比一!
這讓周軍大將劉廷讓心痛欲絕。他指揮的這些盾兵都是殿前班值,是中央禁軍。
如今卻在步戰中遭受如此慘重的損失,他的滿是驚訝與悲痛。
與此同時,李從嘉和馬成達也是心頭滴血。
黑甲軍作為最早一批精銳部隊,配備了最精良的重甲裝備,而今在這場最為凶猛的攻勢麵前,仍然承受了巨大的傷亡。
看著前線黑甲軍,在三五個周兵圍攻衝擊下,被砍掉胳膊,倒地而死,他們的內心充滿了憤怒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