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鎮的戰鬥如同煉獄,血流成河,天昏地暗。
與此同時,在淮河南岸,光州成為了另一片激烈的主戰場。
在淮河上遊,韓令坤率領著周軍在光州城外結成了浩大的營帳,他們建造了各式各樣的攻城器械,穩紮穩打。
韓令坤到達光州城後,並未急於發動大軍攻城,而是采取襲擾策略,試圖通過消耗戰削弱唐兵馬士氣。
水軍將領王環、王審琦以及翟守珣麵對湖南道兵馬時也顯得格外謹慎,不再有以往對陣普通唐軍時那種摧枯拉朽的氣勢。
光州城議事廳內,氣氛凝重。
水軍主將朱元剛剛從船上返回,他麵色鐵青地說:“這韓令坤,怎麼還像龜孫一樣,在光州城外三十裡處駐紮?本想著痛快一戰,卻遲遲沒有發動大軍。”
“我水軍枕戈待旦,準備大戰一場,卻不見敵方水軍的蹤影。”
朱元繼續抱怨道。
李元清派遣的暗衛探哨此時站出來說:“這些日子裡,周軍紮營結寨,據探哨彙報,他們正在伐木,應該是製造炮車和雲梯,頗為沉穩。”
盧郢點了點頭說道:“韓令坤用兵沉穩有度,定是知道我們屢戰屢勝,士氣正盛,想打有把握的仗。”
朱元有些擔憂地說:“也不知道我們的水軍巨船是否已經被敵人發現,原本打算他們大意來攻的時給予迎頭痛擊,沒想到這群周賊竟然一反常態,如此沉得住氣。”
李雄、潘佑、馬成信,也都討論一陣。
朱元有些沉不住氣道:“不如我親率水軍,趁夜偷襲殺出去,憑著我軍洞庭湖巨船,定能殺翻了他們。”
“做好防守,不給敵人可乘之機。”
李雄作為光州主帥,越發沉穩起來,以前的他總是急於求戰,但現在肩負著五、六萬餘士兵的性命,他變得沉穩起來。
“我們必須保持冷靜,隻要守住光州城,迎回主公就是勝利。”
隨著夜幕降臨,光州城內外靜謐無聲,隻有遠處傳來的偶爾幾聲打更打破了這份寧靜。
李雄站在城牆上,望著遠方周軍的營火,心中思緒萬千。
他知道,這場戰爭一定要穩中求勝。
幾日後,一個清晨,霧氣彌漫,幾乎籠罩了整個光州城。
接下來的幾日,韓令坤終於開始行動了,他的部隊緩緩向城牆逼近,空氣中充滿了緊張的氣息。
與預料不同的是,韓令坤每次前進五六裡,派小股前鋒,試探性的攻擊,反複的磨著唐軍的耐心,似乎想要引誘他們出城。
李雄迅速調整部署,指揮士兵們有序應對。
在這場智力與耐力的較量中,雙方都展現出了極高定力。
三日後,夜半時分。
韓令坤率領麾下八萬餘精兵,猶如一條蜿蜒的鐵龍,迅速逼近光州城外二裡之處。
士兵們的眼神中燃燒著堅定與決絕,他們知道,這場戰鬥將是決定命運的關鍵之戰。
清晨第一縷陽光照耀下。
百餘架帶著底座和推輪的拋石車、弓弩車,一夜間,出現在光州城下。
連日來的沉默與等待,在這一刻化為了震天動地的衝鋒號角。
黑壓壓一片宛如沉睡的雄獅在晨曦中緩緩蘇醒。
這些龐然大物的出現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它們那巨大的身軀和冷硬的木製結構,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毀滅性打擊。
難怪這幾日韓令坤隻派小股隊伍騷擾,都是為了建造這些攻城器械,穩中求勝。
李雄等人站在光州城頭,目睹這一幕時,心中鎮定下來。
麵對如此數量的拋石車,即便是堅如磐石的城牆也會顯得脆弱不堪。
光州城曆經戰火洗禮,防禦工事早已殘破不全,更不用說要承受這般猛烈的攻擊了。
“推上去,砸爛光州城!”
韓令坤望著眼前排列整齊的攻城器械,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的光芒。他知道自己沒有足夠的人數優勢,寧可花些時間,也要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