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高坐龍椅,掃視眾大臣一圈,這才解釋今日重新召集大家開早朝的原因。
“諸位愛卿,朕今日得到消息,北冥國三十萬大軍已經前往邊境,意圖攻打我大祈。此事關乎國家存亡,朕今日召集諸位前來,便是要商討應對之策。”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
這……之前完全沒有聽到一點消息呀,如此突然。
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郭昌林看向立在一旁的任平康,微微擰眉。
這麼大的事情,任平康竟然能比他先得到消息?
郭昌林的一名副將出列,義憤填膺:“陛下,北冥國狼子野心,不顧生靈塗炭挑起戰爭,實在罪不可赦!我等定會誓死保衛我大祈疆土。”
一武將附和:“對,陛下!我等定會誓死保衛大祈疆土,讓這些蠻人有去無回!”
見他們隻顧著發表豪言壯語,老譽王躬身提醒:“陛下,寮州駐軍才十五萬,敵軍三十萬,人數相差了一半。我等必須立刻集結大軍前去支援,抵禦北冥國的進攻。”
“不可!”
一位文臣站了出來,不太讚同這個提議。
“陛下,北冥國國力強盛,兵強馬壯,我們若是貿然出兵,恐怕會得不償失。”
“那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譽王不疾不徐問道。
“臣以為,我們應該爭取和平解決,派遣使者前往邊境,同北冥國將領談判,了解他們的真實意圖,解決爭端。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將士和百姓的傷亡。”
“哼!談判?”
之前說話的那名武將像是聽到了什麼笑話,當真滿臉不屑的嗤笑出聲。
“北冥國既然已經出兵,又豈會輕易罷手?他們要打仗,我們舔著臉求和?你這是漲他人氣勢,滅自己威風!北冥國那些宵小還當我們大祈無人敢應戰!”
“林副將,此言非也,不論是應戰還是派人和談,我們的初衷都是要將敵軍趕走。隻要能減少傷亡,讓百姓得以安定,不受戰爭之苦,主動談和也並非什麼掉臉麵的事。如若成功,那便是比打了勝戰還要勝上一籌啊。”
“……”
“……”
文武百官就應戰和派使者前去談判之事產生了極大的分歧。
爭到後麵,都直接吵了起來。
半個時辰後,首輔張繼騰上前一步。
“陛下,臣以為兩者同步進行比較可靠。軍隊整裝需要時間,且行軍至寮州,費時較久。可先安排使者快馬加鞭趕至寮州邊境,一爭取和談,二可拖延時間。待大軍整頓好,後一步前往邊境。如若使者沒有和談成功,援軍也能及時趕到支援。"
老皇帝掃視了下頭文武百官一眼,終於是開了尊口。
“那張愛卿認為,朝中誰能擔任使者一職?武將將領有安排誰比較合適?”
張繼騰垂首道:“陛下,論行軍打仗,微臣不懂,不敢妄自舉薦。但使者,臣舉薦徐尚書家的嫡子徐桉和顧閣老家的嫡孫顧衡之。兩人皆為青年才俊,能言善辯,才情斐然。臣認為,他們二人可擔此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