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就放手讓這些人說說,看看究竟哪些人,在爭這個太子之位!
“陛下,萬年侯殿下恭謙孝簡,當為太子之選,國之儲君!”
“所言極是”
“所言極是”
“萬年侯殿下,可堪國之大任,當立為太子。”
萬年侯劉鬱,其母妃楊貴人出自弘農楊氏!
“啟稟陛下!”清流官員站了出來。
“萬年侯年不過十歲,如此幼兒如何能擔當國家大任?”
“當以皇長子安樂公為宜,安樂公為諸皇子之長,為陛下之嫡子。”
“安樂公博學多識,仁孝謙恭,朝野具知,如今將滿二八之齡。已可替國分憂,為陛下分勞。立為太子再合適不過!”
“臣等附議!”
“臣附議”
“附議”
“…………”
“請陛下冊立安樂公為太子!”
“此言差矣!”
“安樂公年齡雖長,但性情軟弱。看富有四海,威寧天下,主政一國之君,怎可有軟弱之人擔當!”
開口之人,繼而推薦出自己的代表。
“陛下,潞城侯殿下仁信寬厚,忠孝賢良,果決勇敢,如此可擔當國之大任,方為太子之人選!”
潞城侯劉方,其母妃出自潁川荀氏。
劉備在位時期,荀彧曾在朝中擔任司徒之職。
雖無太多實權,但位與名不可謂不高。代表潁川荀氏家族在複興的大漢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荀彧雖然早已病逝,但他讓荀氏家族在朝堂站穩了腳跟,留下了很大的影響力。
在這場儲君爭鋒之中,潁川的荀家族,也因此能在諸多世家中占據有利地位。
“陛下,請立潞城侯殿下為太子!”
“請陛下立潞城侯殿下為太子!”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附議……”
“荒唐!”
“簡直是一派胡言!”
對於剛才反駁立劉旭為太子的那番話,清流官員當即站出來反駁。
清流官員對著那些世家官員當即開噴,“如果仁孝謙愛,恭儉賢良,寬厚有禮,成了軟弱無能的話。爾等該如何看待先帝以仁義獲得天下民心?”
“難道先帝的仁義也是軟弱嗎?!”
劉禪這時候開口了,“仁義二字是先帝一生的信條,時常教導朕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