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中,有這樣一句話: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自認為是整個經文中最為璀璨奪目的部分。
有情之人,皆因執著與牽掛,對所擁有的一切心生恐懼。
恰似一人坐擁財富,便懼怕財富如流沙般消逝。
擁有地位,唯恐他人覬覦其高位。
擁有身軀,懼怕死亡如惡魔般降臨。
談及感情,畏懼付出,恐懼失去。
然而,她的智慧如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告訴我們世間的是非、得失、榮辱,皆需洞悉其真相,皆為心之造作。
你所獲取的一切,越是緊張,便越是如指間沙般流失,越是匱乏,便越是無力。
唯有摒棄恐懼,領悟付出即所得,越布施越擁有的真諦,方能真正達到富足的彼岸。
許多人誤以為付出便意味著失去,故而緊張萬分。倘若,你能通曉因果的規律,便會知曉,你所給予的一切,終將如倦鳥歸巢般回到你身旁。
你的多慮,不過是宇宙中最為渺小的心思,宇宙的財富猶如浩瀚星海,無儘無窮,它隻會追隨那些有愛、有德之人的腳步。
人越封閉,則獲得的越少,越給予,才越豐盛。
有些人又會說了,現在騙子太多,不付出是怕被騙受傷。
這就涉及一個智慧的問題,為什麼會被騙,是貪欲引起,還是愚癡不能辨彆真正的善知識。
行走世間,擁有菩薩心腸,也要有金剛手段,但這些都不是阻礙你自我成長的理由,而是助緣。
如果因為曾經付出過,受了傷而永遠不再付出,害怕了開始逃避了,隻能說明,心沒有醒來,是弱者心態。
人在30歲到45歲,是修心轉運的最好時機。
我們千萬不要被所謂的定義和標準束縛了自己,早覺醒是好事,但如果沒有機緣,經曆不夠,也不要拔苗助長。
因為,你有你該醒來的時間,因為你一旦醒了,再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束縛你,乾擾你。
人因為太在乎一件事,就容走進狹窄的關係當中,殊不知,越走進,能量反而越小。
學了太多術,而忘了道,術為了自己,道是為了更多人。
當我們從當下的圈子中跳出,往靈魂更高的追求走去,才能真正駕馭當下。
如果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你都能帶著神性,你不會感召任何痛苦,因為你隻是在做,在完成該完成的體驗。
出發點不同,自然感召的東西也不一樣。
害怕付出的人,隻能享受彆人的付出,看似是占有了,殊不知是被占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