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孤獨的人,靈魂是飽滿的。
那種無需刻意融入群體,而享受自我的滋味,其實真的很幸福。
生活使人不安,我就讀書。
我一直覺得:“書裡有一種無形的力量”。
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未必就能成為信心。
但那些看不見的,始終都在讓我幸福。
那天我看到羅翔說的一段話:“人這一生,總要為某種看不見的東西去生活,總要為某種超越我們有限的東西去生活。”
人這一輩子,你可能會經曆一切都超出預期。
在起伏不定的曲線之間來回折騰。
但大部分人還是用力的超越有限的相信,去生活。
我承認,我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
我始終認為人性本善,任何生命都具有一種崇高的特質。
這種特質能夠為我們的生命賦予意義。
看不見又能使我們幸福的東西有很多。
比如孤獨,如果自我感到孤獨,其實你正在靠近幸福。
人的一生,平均可以活天。
坐臥行走,無論是常態化的活動,還是頗具挑戰的事情,無非都是一個人獨自去完成的。
有人說:“孤獨的人是在選擇逃避”。
沒有人天生就是特立獨行。
而是有一部分人覺悟了自我的渺小。
深知唯有悅納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才能將這一生過得輕鬆一些。
其實孤獨有什麼不好呢?
林語堂說:“孤獨兩個字拆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稚兒擎瓜柳蓬下,細犬逐蝶深巷中。”
“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餘兩鬢風。”
“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然熱鬨,可都與你無關。”
人這一輩子很長。
能與你使之不倦,癡愛一生的隻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