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珩穿這身是真好看啊,人靠衣裝馬靠鞍,本來長得就俊俏,再稍稍一打扮,立刻就“豔壓群芳”了。
當然,還是她那件衣裳做得好。
喬喬美滋滋的想道。
裴氏餘光看著臉上一派天真的兒媳婦,心下覺得好笑。
這丫頭,兩桌子的人不知因為一句“浮光錦”動了多少心思,她卻都不在乎。
這樣爛漫不設防的心性,也虧是崔家護得住她。
還有兒子!
其實不止喬喬,裴氏今日一打眼也被小兒子的穿戴給驚著了。
謝珩從小就少年老成,七八歲的時候就很懂事穩重了,穿衣佩戴也有了自己的主張。
一律是深色係的穿戴。
裴氏起初不樂意,這般俊俏的兒子,作甚小小年紀要打扮得老氣橫秋。
她為此讓繡房做了好幾套顏色鮮豔的給兒子掛在衣櫥裡,但兒子卻從來不碰,還將其壓到了箱子最底下。
至此,裴氏徹底歇了在穿戴上和兒子較勁的心。
可沒成想,小時候好說歹說不願意穿鮮豔顏色的人,如今卻在家宴這種一家人都在的場合、赤喇喇的穿上了自己媳婦做的鮮豔衣裳。
彆人或許會覺得是巧合,可能隻是衣櫥裡隨意拿出來的,沒做他想。
可裴氏卻看得明白著!
那是從她肚子裡出來的貨,她還能不了解?
不過訝然過後,裴氏更多的覺得驚奇。
她那麼古板老成的兒子,真的會因為得了一件東西而張揚的炫耀嗎?
違和感太強了,裴氏哪怕親眼見著都覺得難以相信。
何止裴氏啊,整場宴席下來,寧國公謝進都往小兒子身上瞥了好幾眼。
他懷疑小兒子是不是撞邪了!
……
知道秦氏愛熱鬨,所以今日家宴,除了酒席,薛氏還特意讓戲班排了幾出熱鬨的戲。
怕老太太受寒,所以戲台就搭在宜春園會廳的前院,這樣即便寒風凜冽的天氣,也不妨礙主子們烤碳取暖,戲子們扮上也能少受些罪。
第一出《劉二當衣》熱場,眾人看得十分歡喜。
而第二場的《滿床笏》還未來得及開唱,忽有門房小廝急匆匆進來,至謝進跟前稟報道:“禦前太監李公公前來降旨。”
謝進一怔,忙命人止了戲文,啟中門,率一眾謝府子侄兒郎跪接,其餘女眷則由裴氏和譚氏等領著回去壽安堂等候消息。
自古聖旨降臨,莫過於大喜或大悲。
帝王喜怒之間,決定生死榮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