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珩卻絲毫沒有因為立功而有任何得意之色,“元帥,當下我們該乘勝追擊,不可給敵人任何喘息之機。”
有了謝珩這次成功的先例,軍營士兵對其的謀略戰術深信不疑。
軍心方麵已不成問題。
而呼延季派去的軍事幕僚的及時回歸,更是帶來了要緊的敵軍情報。
為戰略的部署更添了勝算。
……
士兵們很快發現,隻要是右將軍謝珩帶領的戰役,不管是突襲、伏擊或是夜襲,都可以贏。
而且還是以己方犧牲最小、且能繳獲敵方兵械物資的前提下。
將一場仗,儘可能地贏得漂亮。
軍營裡上下都是硬骨頭,服得就是有真本事的人。
士兵們也都喜歡能帶自己打勝仗的將軍。
謝珩一時聲名大噪。
呼延季在其身上看到了遠勝自己年輕時的風采,紅著眼眶感歎這個重文輕武的王朝終於再度迎來一位天生帥才。
為其請功的奏折雪花似的、一封封飄向京城,呼延季在奏折中盛讚謝珩為“天生帥才,勇冠三軍。”
將士們在前方打仗,景帝可是也不得閒。
戰事情報、戰機的裁定、將士們的獎懲,這都是上位者必須在第一時間向前線給出的反饋。
貽誤片刻,就有可能錯失最佳的進攻時機。
再有,對將士們,壞事之人要罰,立功之人要賞。
人家把腦袋彆褲腰帶上出生入死的打仗,圖的就是功勳。
景帝仁慈有餘,但魄力不足。
太子便受命監管戰事,統籌糧草及戰場形勢。
……
前線的消息不是秘密,隻要前方有戰報傳回,不一會便不脛而走,街頭巷尾人儘皆知。
說呀說,不覺間就從深秋說到了隆冬。
謝珩立功,可謂是京城上下如今最津津樂道之事。
禦前的人親自去謝府送了金玉之物的賞賜,並道道:“待謝將軍回京,另有封賞。”
妯娌們紛紛向喬喬道喜,自家男人給自己長臉,喬喬自然喜悅。
一顆惴惴不安了數月的心也終於踏實落地。
她以前隻知謝珩武藝絕倫,可戰場上軍情變幻莫測,空有匹夫之勇是萬萬不行的;他一個從前隻在演武場上騎馬射箭的貴公子,喬喬起初真的擔心過他應付不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