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情況,蘇羨予微微勾唇,看向老研究員道:“咱們之前不就驗證過390鋼嗎?
沿用之前的工藝標準,能確保性能參數分毫不差。”
單說一個高強度合金鋼,一旁年輕研究員不樂意了,剛想出聲就被一旁的其餘人拉住。
畢竟蘇工好不容易願意勸架,他們可不能讓他誤了事。
老研究員聞言點了點頭,沒吭聲也代表著同意了蘇羨予的話。
“至於新型複合材料……
咱們先建個11模型,做好靜態壓力測試,周期不低於五年,每季度出一份報告。
等數據完全覆蓋十年服役的模擬參數,再考慮能不能在下一代潛艇的非關鍵部位試水。”
蘇羨予著重加重“五年”“十年”“下一代”這幾個詞,這樣一來一旁的年輕研究員高興了。
緊接著她的聲音繼續響起,“您也知道,390經過那麼久的驗證,什麼極端環境沒熬過?
咱們現在就要以穩字當頭,等摸清楚了脾氣再說。”
蘇羨予的一番話,讓一旁的年輕研究員點了點頭,隻不過下一瞬卻見老研究員,猛地一拍桌子,“蘇工!你這說的什麼話!”
這一個動作,給在場的研究員嚇了一個激靈。
隻見老人指著圖紙上的標記,聲音帶著恨鐵不成鋼的急切,“390是穩,但三年前的測試,艙體應力超過臨界值0.3。
這般險情,要是當時再深十米,後果不堪設想!
你現在倒好,不僅不琢磨在關鍵部位加一層部強結構,反而連材料型號都定死在老標準上,連0.1的性能冗餘都不敢留?”
研究員越說越激動,抓起桌上的算盤劈裡啪啦嗯了一通,“你算算,全用390鋼,殼體重量要比設計指標重出12噸,這會讓水下續航下降7!
這東西要在深海待三個月,7的續航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可能在關鍵時刻差一口氣回不來!這叫穩?這叫故步自封!”
老研究員喘著粗氣,指著桌上的紙:“我一輩子跟鋼材打交道,最清楚它的脾氣!
你把它當祖宗供著,不敢越雷池一步,它遲早會在新的挑戰麵前掉鏈子!
你這方案,太保守了!保守得讓人揪心!”
這話一出,全場的研究員看得目瞪口呆,一整個會議室安靜得能聽到操場的嗬斥聲。
旁邊的激進派,包括提出新型材料的年輕也沒想到,他們能從保守派嘴裡聽到方案太保守了。
這……這對嗎?
此刻跟老人爭論的年輕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原本以為氣氛就會這麼僵持下去。
哪成想老研究員直接將剛才提出用新型材料的研究員拉了過來,“小同誌,我覺得你的想法很好。
雖然咱們現在技術還不夠成熟,但其重量輕、強度高的特點,也是咱們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咱們沒必要爭個輸贏,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我覺得咱們可以搞個分階段的方案。”
就這樣,老人拉著年輕人開始講道理,很快年輕人也迅速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