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洛北步入振州學室,一股濃鬱的書香氣息撲麵而來。
他環顧四周,隻見學室內寬敞明亮,一排排整齊的書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從經史子集到修真秘籍,應有儘有。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書頁上,為這片知識的海洋增添了幾分溫暖與生機。
“按例每縣設立一個學室,但振武州初立時,總人口便達到了二十萬,因此仙苗們都集中到了振州學室。”振洛芳一邊介紹,一邊引領著振洛北參觀。
振洛北仔細聆聽著,他的目光在學室內掃過,隻見孩子們或坐或立,或讀或寫,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享受著知識的滋養。
他心中不禁暗自點頭,對振州府在教育方麵的投入與努力表示讚賞。
“為官辦的教育機構,隻要家庭資產達到一定的標準,便可將子女送入學室,但並非完全免費。隻有那些被測出靈根的仙苗,才能享受免費的教育。”振洛芳繼續介紹道。
振洛北聞言,微微頷首。
他深知,教育乃立國之本,也是振家繁榮的基石。
隻有讓更多的人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培養出更多的人才,為振家的未來貢獻力量。
然而,當他看到振州學室中那近三百名仙苗時,心中不禁升起一絲疑惑。
“為什麼這麼多?”他忍不住問道。
振洛芳聞言,微微一愣,隨即反問道:“多嗎?”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不解,但很快便恢複了平靜。
她解釋道:“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如今振州的人口已突破百萬大關,每年都有新增的仙苗出現。再加上外部遷入的人口,達到今天的規模並不算多。”
振洛北聞言,心中豁然開朗。
他明白,靈根的產生雖然與遺傳無關,但人口基數越大,產生仙苗的概率自然也就越高。
再加上振州作為振家的核心區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與資源湧入,因此仙苗的數量多一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他點了點頭,對振洛芳的解釋表示認可。
隨後,他繼續參觀著學室,心中卻在思考著如何將這些優秀的仙苗培養成振家暗衛的未來棟梁。
很快振洛芳引領他到了此行的第二個目標,也就是點,與振州學室隻有一牆之隔的學屋。
振洛北在振洛芳的引領下,緩緩步入振州學屋。
他的目光在四周掃過,隻見學屋內布局簡潔而有序,一排排書架上擺滿了各類功法秘籍,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淡淡的靈氣。
他邊走邊聽振洛芳的介紹,心中隻是隨意地想著,這次來參觀學屋,隻是想隨便了解一下情況。
畢竟,他從隍城帶回了一批仙苗,需要考慮到他們未來在振州的安排。
隻可惜,這批仙苗尚未入學,他無法親眼看到他們在學屋中的表現。
振洛芳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打斷了他的思緒:“這是振州唯一可以教習基本功法的地方。”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自豪與驕傲,這裡可是有她的功勞。
振洛北聞言,微微頷首,隨即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仙苗到十二歲左右,從學室畢業,開始修煉基礎功法。可選的地方確實不少,有官辦的學屋,也有私人的書院。我之前就去過京城的青山書院,那裡的規模與氛圍都相當不錯。”
振洛芳聞言,先是笑了起來,仿佛被振洛北的話逗樂了。
她解釋道:“這裡是振州,情況與京城自然不同。除了官學外,我們並沒有私學存在。而且,也不會有人特意來振州招人,反而我們會去外地招生,以補充學屋的學生數量。”
振洛北聞言,心中不禁對振州的修仙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點了點頭,繼續參觀著學屋。
隻見學屋內,學生們或坐或立,都在認真地修煉著基礎功法。
他們的臉上專注而虔誠,認真無比,也許這是他們的未來。
學屋的規模並不算大,學生數量也隻有一百五十人左右。
振洛北看著這些學生,心中不禁好奇地問道:“數量是不是有點少?”
振洛芳聞言,搖了搖頭,說道:“不少了。修仙之路本就艱難,不是所有人都能等到十六歲,就進入煉氣一層,踏上修仙之路。如果到了十六歲,還不能引氣入體,那麼他們就隻能結業回家,自謀出路了。”
振洛北聞言,心中不禁感歎修仙的殘酷與不易。
這真是不管什麼地方,都在卷。
他點了點頭,繼續問道:“那麼,學屋的成果如何呢?”
振洛芳聞言,臉上露出一絲凝重之色。
她說道:“每年隻有十幾人能進入煉氣一層,從沒有超過二十人。修仙之路,本就艱難重重,能夠踏上這條路的,都是天賦異稟、毅力堅定的佼佼者。”
振洛北聞言,心中不禁對修仙之路有了更深的敬畏與感慨。
他在心裡感歎道:在結業前完成引氣入體不超過四成,此後也可能,但是概率下降不足到十之一,合計不到一半可以踏上修仙之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