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蓮縣街頭鎮上官家溝村的曆史和傳說
五蓮縣街頭鎮上官家溝村的曆史和傳說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曆史意義。據傳,上官家溝村的名字來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
傳說中,元朝末年,朱元璋帶領軍隊與元軍作戰時遭遇埋伏,部隊損失慘重。在逃亡過程中,朱元璋和他的隨從逃到了一個山村,人馬疲憊饑餓。他們被一位好心的村民收留,村民用自家烙的地瓜煎餅和大豆腐為他們提供了食物。朱元璋和他的隨從狼吞虎咽地吃完這些食物後,重整旗鼓,繼續逃跑。在村民的幫助下,他們成功逃脫了元軍的追捕。後來,為了感謝這位村民,朱元璋將這個村子命名為“下官家溝”,而他飛身上馬的地方則被稱為“上官家溝”。
這個故事不僅展現了上官家溝村人民的勇氣和善良,也為這個村莊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傳奇色彩。上官家溝村不僅在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也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發展,成為了一個經濟相對較好、生活條件改善的村莊。此外,上官家溝村還以“小二丫”煎餅聞名,這種煎餅以純手工製作,不添加任何添加劑,口感細膩,營養豐富,成為了當地的特色美食。
村莊的變化
平整的瀝青道路穿村而過,道路兩側原生態的石牆房子錯落有致,街道整潔而寬闊,每隔不遠就有一處袖珍停車場,每一條小巷都用大理石碎料對路麵進行了硬化……五蓮縣街頭鎮上官家溝村的變化,遠不止這些!用村民的話說:“真想不到變化這麼大!”
上官家溝村位於街頭鎮東北,緊鄰五蓮石材工業園的礦區,全村共有330戶,980口人,村民多在附近大理石加工企業務工,村民經濟條件相對較好。但是多年來黨組織軟弱渙散,村集體經濟薄弱,無收入來源,屬於典型的集體經濟收入“空殼村”,發展缺乏後勁。
變化,始於2018年下半年。當年8月,從日照市紀委市監委機關選派的胡書記到上官家溝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胡書記駐村後立即進入工作狀態,與村支部細致對接,深入開展調研。“經過調研發現,村裡賬上竟然沒有一分錢,還外欠40多萬元!恰巧市裡正部署‘三資’清理,我們就及時抓住機會從這裡入手啦!”麵對複雜的曆史遺留問題,胡書記找到該村近二十年來的曆任“兩委”成員,逐一談話了解情況,並對2005年以來的山場承包費、2004年以來的土地承包費和2001年以來的村民往來賬目的數額、權屬、處置等情況進行仔細核查,共梳理出需收繳“三資”共計127萬元,並在全村進行公示。
“三資清繳”直接觸及村民的利益,難免有人會出現“抵觸”思想。麵對這種情況,胡順濤動員村乾部帶頭,黨員先行,首先在黨員隊伍中開展集中收繳。同時本著“先易後難、先內後外”的原則,堅持政策解釋、思想引導為上,對拖欠集體資金的,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一次性補繳或歸還、分期分批歸還等;對有特殊情況的,要由村支部會議研究後再做處置,確保以人性化的方式收回集體資產。
截至目前,已完成收繳969萬元,占全部欠款的7630,未收繳的主要是一些當事人已經過世或全家外遷失聯等特殊情況。
同時,村“兩委”利用收繳的錢,積極化解村級債務,支付拖欠款41萬元。整個過程非常平穩,沒有引發過一起上訪事件。
政治功能是基層黨組織的根和魂。胡書記堅持把加強黨的建設放在首位,著力抓好村黨支部陣地建設。胡書記掛職前,該村已經十多年未發展過一個黨員,而且黨員隊伍年齡嚴重老化,平均55歲。2019年,經過深入考察了解,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發展入黨積極分子3名,並將品德優良、作風正派、積極熱情、頭腦靈活的黨員列為村乾部後備人選。同時,強化村委會完善村黨員活動室、村黨支部辦公室的配套設施,積極抓好村黨支部陣地建設,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得到明顯提升。
“新時代的美麗鄉村到底應該是個什麼樣子?”這是胡順濤思考最多的一個問題。
上官家溝村坐落在一個小山溝裡,三麵環山,一條小河繞村而過,用山清水秀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但河道年久失修,淤泥擁堵,河水經常乾涸,並且進出村莊隻有一條破爛不堪的陳舊道路,路邊私搭亂建現象嚴重。每逢過年過節,車子出不來也進不去,村民怨聲載道……這些都與他心目中的美麗鄉村格格不入。
對此,胡書記下決心要先從整治村容村貌、解決村民急需的問題入手,努力將上官家溝村打造成一個山清水秀、村富民和的美麗鄉村。
今年年初,他帶領村“兩委”乾部深入做群眾思想工作,集中力量對村內路邊的23處違建進行拆除,並利用拆除的空間建成了10餘處“口袋停車場”,既方便了村民出行,又一度解決了長期困擾該村的占道停車問題。同時,他們還積極爭引資金,修築了一條貫穿村莊南北、長1500米寬6米的瀝青道路。不久前,又積極爭取政策支持,高標準啟動“巷巷通”工程,利用緊靠大理石礦區的優勢,就地取材,投資140萬鋪設主次街道1750米、巷道6650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