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佑國與濮巳國相鄰,距離對於修士來說並不算太遠。
孫逸高帶著五名弟子乘坐靈船沒多久就進入了寰佑國境內。
對於他們在這個國家開設的第一座書院選址,孫逸高早有考慮過,他不打算選在距離國都較近的幾個繁華省份,而是選擇了比較偏遠的一個地方。
一個叫青木鄉的地方。
沒錯,他們的書院選址不是在府城,也不是在縣鎮,而是在鄉裡。
青木鄉是寰佑國最西邊的一個地方。
這個鄉囊括了周圍近三十個村子。
因為地理氣候等原因,這裡交通閉塞十分貧窮,彆說讀書寫字,他們甚至連吃飽穿暖都做不到,每年冬天與青黃交接的時候都會凍死餓死不少人。
孫逸高在靈船上的時候就給他的幾名弟子說明了青木鄉的情況。
這次孫逸高帶出來的弟子中有兩個是之前有在宗門山腳下的淩仙書院有教書經曆的人:文越君和沈英資。
另外三人則年紀比較小,不過十五六歲,也沒去淩仙書院任職過,沒什麼經驗。
文越君聽了青木鄉的情況心中疑惑,不知師父為何會選擇這樣一個地方去建設書院。
他以前雖然是官二代不知人間疾苦,但自從去了淩仙書院當了教書先生之後,也見識到了就算是以前有淩仙宗照拂的秀水村村民們,也得在自家溫飽有保證的前提下才能有送孩子去讀書的念頭,直到後來家家戶戶都不愁溫飽了,淩仙書院也擴招了,才做到每個孩子都能讀書的狀態。
可這個青木鄉的情況聽起來比以前的秀水村都要差多了,他們在這裡開書院真的能招到學生嗎?
其他人雖然沒有一個特彆清晰的認知,但大方向上也是跟文越君有相同的疑惑。
但他們並沒有馬上出聲提出質疑。
師父教過他們,觀世事要心懷疑問,但同時也要耐心思考,苦思而不得再針對性提問遠比不假思索地提問要有收獲得多。
五名弟子都懷揣著疑問準備到了地方之後再看實際情況想想。
孫逸高把靈船停在了青木鄉一處人跡罕至的山腳下。
“先換衣服吧。”孫逸高從自己的鎖戒中拿出六套粗麻衣縫製的長衫與鞋子,將其中五套遞給他們。
五名弟子接過衣物快速換好。
這幾套粗布麻衣顏色大都是青灰色褐色這兩種,鞋是黑色麻布鞋,眾人將身上的宗門製服換下之後又將頭上的玉冠等物都取下。
孫逸高也將自己的那身衣服換上,隨後抬手就朝每個人手中的鎖戒點了幾下,大家手上的鎖戒當即就消失了。
隻是眼睛看不到了,實際還是在他們各自的手上。
乍一看,幾人都不再是之前謫仙的模樣。
喜歡12歲了,我建個宗門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12歲了,我建個宗門很合理吧?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