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河一中的項目建設真的是急死了多少人!很多事情乍一想起來很容易,但是真正要推進難度相當大,一中項目從一開始就遇到困難。
因為拆遷征地,鬨出了很多的糾紛,主要是南城這一塊是半月鎮的土地!而且這一塊又是橘子林,前幾年政府洗腦搞得厲害,鼓勵縣城周邊的老百姓種蜜桔。
其實綜合各種專家論證,昌河縣的蜜桔種植條件並不優良,但是當時昌河沒有什麼產業可以推動,政府就把蜜桔產業當成主抓產業,甚至還喊出要打造湘南蜜桔第一縣。
蜜桔從栽種到收獲需要一個不短的過程,如今南城的蜜桔還沒有進入豐產期,老百姓還有很大的期待呢,在這種情況下要拆遷,老百姓當然坐地起價。
另外,當地的乾群關係一直處理得不好,有個社區的書記格局不夠,在社區投資和賬目上搞鬼,老百姓提到社區的乾部就恨得咬牙切齒,在那樣的情況下,一中要拿一千畝土地,阻力有多大?
王劍飛運作,讓覃波擔任了半月鎮的黨委書記,覃波又深入到社區一線做工作,通過了方方麵麵的努力,一中的土地問題逐漸解決。
但是一中缺錢的事情又浮出水麵了,那麼多建築,那麼大的投資,市裡表態一個億的資金,這一筆資金到位了!但是蔣高武當初吹噓,說縣裡配套兩個億,這兩個億在哪裡找去?
王劍飛心裡明白,這事兒就算拿著刀逼蔣高武,這事兒也解決不了,因為昌河縣財政根本就沒有錢,更彆說拿兩個億資金出來了。
蔣高武當初表態的時候,表現得相當的硬,拍著胸脯表態,喊的口號是全縣一百萬人,大家努力奮鬥,不吃不喝一年要攢一個一中出來。
這話多提氣?但是現在一中土地三通一平完成,工程項目招標之後,工程進展到了第一期,主教學樓和科教大樓,以及學生宿舍樓主體竣工,縣裡沒有拿一分錢,工程方需要下一筆資金到位。
這個時候一中就沒有錢了,怎麼辦?
蘇飛就開始了他全新的“乞討”生涯,王劍飛意識到,幾個億的資金,不是一個一中校長靠“乞討”就能解決問題的!蘇飛的確是有很強的精神意誌,有近乎瘋狂的激情。
但是激情能解決資金問題?一中搞到現在這樣子了,搞個半途而廢,那就是天大的笑話嘛!
王劍飛跟蔣高武商量,蔣高武道:
“我們一起開個碰頭會研究!我還是那句話,我們昌河縣砸鍋賣鐵,也要想辦法把一中的投資搞定!一中不建好,我們整個昌河班子都沒有底氣!”
碰頭會柳軍振參與,柳軍振道:
“我覺得我們縣搞教育投資還是要實事求是,現在資金缺口這麼大,財政又是個空財政!我不可能把全縣公務員和教師的工資停發吧?
關鍵是我們把工資停發,也沒有辦法撐起一中建設需要的資金啊!”
王劍飛一聽柳軍振這話,就知道這會開起來不會有效果,王劍飛想了想,道:
“縣長,我有一個思路,我們開個全縣的動員大會,全縣各科局辦,大家一起想辦法,每個單位湊一點!財政局,交通局,文旅局,公安局,教育局,這幾個大局,每個局我們搞個數字,大家都過一過緊日子,想辦法先搞一筆錢應急……”
蔣高武一聽王劍飛這個提議,當即表態:
“好,這個提議我支持!昌河現在就是要凝聚共識,聚攏人心!在關鍵的時候,我們各單位都要擔當。我們不為彆的,是為我們昌河縣的教育投資買單,我們完全能挺起腰杆乾這事!!”
柳軍振臉都黑了!
這麼搞,那下麵肯定要怨聲載道,而且這些局都是縣政府下麵的局,柳軍振當他們是親兒子,現在王劍飛要薅他兒子的羊毛,他的心情能好?
但是如今的情況實在是緊急!
蘇飛在招標的時候他就投機取巧了,要求建築工程方進行部分墊資施工,在墊資的情況下,如果工程款還拖延一直不能到位,一旦建築工程方意識到學校沒有錢支付,財政支持力度不夠,他們施工就會猶豫。
還有更嚴重的是南城建設現在有個一中經濟圈,一中周圍的幾個地塊現在都拍賣出去了,還有更多的地塊等待拍賣。
像曹富軍這種都是第一批投資新一中小區的地產商,一中如果搞成了一個爛尾樓工程,他們的投資也要糟糕,更可怕的是新城建設會因此遇到重大挫折!
王劍飛是真感受到了壓力,每個地方都要發展,要發展就需要有錢投資,但是整個社會又嚴重缺錢!這就是矛盾,所以需要努力的爭奪資源,昌河現在就處在爭奪資源的最要緊關頭。
蘇飛在老一中搞了一個一中的百年校慶,這個校慶其實有點勉強,為了一中搞曆史追溯,昌河縣文化館和博物館還專門搞了一本政史書出來,硬是把一中的前身商河中學追溯到了晚清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