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再見李公子!!
王劍飛突然閒下來了,天天就跟著工人一起學習柑橘的栽培。
孔雀山莊這一麵山都是橘子樹,一共有五千多株,從今年開始就要進入豐產期,估計一年的產量就高達幾十萬斤。
每天參加勞動,勞動之餘讀一讀平常想讀卻沒有時間讀的書,然後多陪一陪老婆,王劍飛感覺心身都很放鬆。
印第安諺語:如果我們走得太快,停一停,讓靈魂跟上來。
王劍飛現在就是停一停,徹底放下,然後再去沉澱,去思考,他想得最多的還是西連村那個極其偏遠,極其貧困的小村落。
08年這個年代,各項的發展都起來了,在縣城裡麵,老百姓的日子也都過得相當不錯了。
王劍飛從沙州到昌河縣,每一天都生活在正常的環境中,他之前就從來沒有想過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貧窮的地方。
結果短短半個月的調研,他的思想被徹底顛覆,他才意識到自己過去幾十年觀念都存在偏差,我們總認為彆人的生活跟我們是差不多的,是一樣的。
隻有真正的深入調研,尤其是深入偏遠農村調研之後,才能懂得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地方亟待掃除貧困。
王劍飛甚至明白省委李康書記多次講話強調,我們一定要把發展的紅利惠及到民生,如果國家發展了,老百姓沒有得到利益,那我們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沒有意義。
他再想唐宜書記對他叮囑,讓他一定要想辦法到基層去,紮根基層深入調研,他就覺得特彆的感動!
一個領導乾部是不是接地氣,關鍵在於他是不是了解基層人民的生活狀態,那些高高在上,坐在辦公室裡麵的所謂專家教授,他們之所以被老百姓所唾棄,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不了解基層,站著說話不腰疼。
甚至有些人還頻繁鬨出笑話來,有些官員沒有基層工作經驗,做的決策就不能考慮到底層老百姓,這樣的官員想要有成就著實很難。
很多不懂體製的人喜歡講,說混官場關鍵是要看關係,看背景,好像有背景有關係那就能平步青雲,毫無阻力的往上爬。
現實情況真是如此嗎?
我們經常講要製度自信,共和國的製度雖然主要人治,但是乾部選拔任用方麵,還是很有先進性的!
人治也不是領導簡單的一句話就能搞定的,這裡麵有很多程序的東西,另外,正因為人治,但凡是領導都需要愛惜自己的羽毛,在選拔任用乾部上麵,尤其要通盤考慮被遴選對象的口碑,能力,素質等等。
王劍飛有優勢,他能乾事,肯乾事也會乾事,同時他有人脈,相對來說缺的就是紮根基層!現在王劍飛可以很驕傲的講,在昌河曆練的這幾年,他應該是達到了唐宜書記當年對他提出的要求。
“嗨,王哥!”
王劍飛正在桔園裡麵去芽呢,冷不丁聽到一聲喊,他扭頭一看,好家夥,一年輕小夥兒大大咧咧從梯田上麵一躍而下。
“哎?李公子,你不是去上海了嗎?咋來昌河了?”
“檢查,檢查!我這麼大的山莊在這裡呢,偶爾不來視察一下算什麼事兒?我可不能讓大家覺得我失職!”
李公子來了,王劍飛丟下手中的活計回去陪他喝茶。
李南問:“王哥,怎麼回事?聽說被停職了,是不是被小人陷害了?”
王劍飛道:“哎呦,李公子真是關心老百姓的疾苦,我這點小事兒都傳你耳朵裡去了?”
李南道:“你的性格就不懂得反擊,遇到了不公平的事情,就要果斷反擊,不反擊彆人還覺得你是軟柿子,很好捏呢!”
王劍飛哈哈大笑,他很羨慕李南的年輕,年輕就可以不管不顧嘛。
隻是體製不是那麼回事,不是遇到了事情就一定要反擊,恰恰想法,搞不清情況,看不明白局勢,首先需要的是冷靜。冷靜下來等一等,看一看,讓子彈飛一會兒,然後再徐徐圖之。
當然這些話李南也不懂,王劍飛也不會跟他講,兩人就閒聊。
李南道:
“要不王哥,你也彆在體製內混了,下海算了,我們一起聯合成立公司做生意!我的老爸是個榆木疙瘩,跟他講不明白!
我其實做地產策劃谘詢挺好的,在雍州也有人找我做這方麵工作,可是他就是不讓!”
王劍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