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茵端坐在位置上,已然猜到了皇帝的回答。
這些王世子多半都是半大的孩子,正是心思沒定性的時候。
居於宮外,雖然難以像在宮中一樣限製他們的行動,但卻更容易將他們帶壞。
原本就對他們沒什麼好感的皇帝,自然不會拒絕左相的提議。
皇帝很快說:“果然還是左相更惦記他們。”
“臣如何比得陛下,”左相道,“不過為陛下分憂罷了。”
“既是為朕分憂,”皇帝頓了頓,“朕記得左相的嫡長孫還未滿七歲,正是剛剛進學的年紀,不如也進弘文館讀書去?”
“陛下……”
左相還沒說完,皇帝就又劈裡啪啦一陣說:“還有右相的嫡長孫,大將軍的小兒子,司徒的幼孫,似乎都是差不多的年紀?”
“不如都一道來讀書吧,就和茵茵一起。”
“正好,這挑老師上頭,還要左相你們商量著來。”
“和大公主一道?”左相的聲音裡帶上了疑惑,“大公主也要進弘文館讀書?”
“那是自然,”皇帝的語氣帶了幾分飛揚之意,“那些王世子都能進弘文館讀書,茵茵都是國公主了,為何不能?”
左相勸了一句:“陛下,公主進弘文館,可沒這個先例。”
“自朕之一朝過後不就有了嗎,”皇帝說,“茵茵可是宮中唯一的大公主,有怎樣的特例都不為過。”
這話過後,左相便一口答應下來,順帶也攬下了安排老師的事。
等到左相離開後,皇帝才輕哼一聲,招呼了茵茵出來,叮嚀道:“茵茵,這幾家的進宮後,你隻把他們當仆從一般對待就是,不必給以好顏色。”
“若是心情好了,便賞個笑臉,但也不要太多,知道嗎?”
這樣的教導,它能對嗎?
雖然知道皇帝這話有可行性,但茵茵卻不想這麼做。
比起將人吊著,讓他們背後的家族一個個的都以為有望將自己娶回去,倒不如像早前說的那樣,直接把人給打服。
打服氣了,難道不比男女之間那點事更能壓下一個人的銳氣,讓他聽話?
茵茵自進宮後難得反駁皇帝的意思:“叔叔,這事兒我還是聽我爹的,他們要是想欺負我,我就直接給打回去。”
“不用彆人幫忙,就幾個和我年紀差不多的小孩兒,我自己就能都料理了。”
“他們要是回去告狀,你就讓他們去溱縣找我爹去!”
皇帝聽完,看著麵前茵茵堅定的眼睛,突然彆過眼:“到底是皇兄教出來的孩子。”
“茵茵你就聽皇兄的,不必去想我說的。”
說過這個話題,兩人才慢慢往外去。
到了鳳儀宮,皇帝同皇後說了茵茵將要入弘文館進學一事,皇後便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