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皇後是眼見著不大好了,連過年的宮宴都抱病沒有出席。
茵茵算計不了,皇後隻能將自己娘家死死地綁在太子這條船上,又將自己從前在宮中的多年經營都給了太子。
至於皇帝那邊,皇後則是借著“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真心話”,好好哭訴了一場,再獻了一塊兵符,盼能為太子保駕護航。
不過茵茵覺得,皇後肯定沒達到她所期盼的目的。
因為從頭到尾,皇帝都沒什麼表情,甚至談不上高不高興,就好像死去的不是他的妻子,而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什麼人。
皇後死後,在宮中停靈一月後,就將梓宮挪到了京郊的行宮。
皇帝的帝陵還沒修好,也不可能單把皇後先挪進去。
太子在皇帝麵前哭了好幾場,皇帝對他態度倒是好了許多,隻是皇帝幾次暗示太子好好讀書,不要被雜事占了心神,也不知道太子聽沒聽懂。
但以茵茵看到的情況,太子應該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因為皇帝命吳公公大肆清掃皇後在宮中的遺留勢力時,太子還非得和他作對,想辦法保了好些人下來。
皇帝知道這事,同太子的關係又淡了些,轉手把這些查出來的人挑挑揀揀送到了東宮去。
皇後沒了那年的年底,宮中一連傳出好幾個嬪妃有孕的消息,轉年宮裡就添了好幾個皇子皇女。
茵茵還聽見有小貴人嘀咕,是不是皇後命格有什麼妨礙,怎麼她一沒,宮裡就多這麼多平安降生的孩子。
其實這事兒也不止是她們心裡有疑問,一乾高位妃嬪更是如此,隻是她們心裡再怎麼明白,也不會說出來而已。
宮裡人多了,事情也就多了,沒有皇後,總要有個領頭人。
這種利益相關的事,四妃都很積極,卯足了勁兒想要成為繼後,再不濟也想做個貴妃、皇貴妃。
皇帝囑咐茵茵這些日子不必進宮,便冷眼看她們爭鬥。
等她們鬨得不像樣時,皇帝才定下繼後人選。
不是宮裡的任何妃子,而是大將軍那接連沒了兩個未婚夫,二十多歲還沒成婚的獨女。
這位大將軍手裡的兵權,不比元後娘家少,所以這位新後進宮,根本不怵這些個妃子,也不理會她們的所謂潛規則。
一套亂拳下來,宮裡的妃子不服也得服,畢竟在她們有矛盾的時候,皇帝絕對不會站在妃子這邊,去損害皇後的威嚴。
新皇後把後宮管得好,皇子皇女平安出生,能長成的也多,皇帝吩咐吳公公多關注著些,就一心撲到了政事上。
不過兩三年間,朝廷的疆域就多了好幾座城池,周邊的國家都被打怕了,打算送公主或是質子前來。
皇帝本也打算休養生息,也就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這一年,茵茵年滿十六,正是如花兒一般嬌嫩的時候。
戚老夫人看著自家大孫女,又是高興,又是犯愁:“茵茵,你時常進宮,陛下那邊對你的婚事可有什麼章程沒有?”
喜歡快穿:活到大結局請大家收藏:快穿:活到大結局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