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老皇帝去世,新皇登基,先前談好的聯姻進度一時慢了下來。
但在喪儀過後,明國又派了人來,求娶黎國公主。
這些事情遠在京城,同在陽遼的茵茵夫妻沒什麼關係,看過消息,他們隻往心頭過過便罷了。
茵茵得了陽遼王的話,大大方方的管起了陽遼封地的事。
陽遼內政,其實不難處理,隻要楚家安安穩穩的,陽遼內裡就出不了什麼大事,所以茵茵第一選擇,便是陽遼軍務。
文舅舅在來到陽遼後,也動過整頓軍務的心思,但在這上頭他的確沒什麼天分,照著彆人的模樣整改,反而惹的人怨聲載道。
除去在王府裡伺候的護衛,彆的他都不怎麼能指揮得動。
如今茵茵說要管,他覺得不行,勸過幾句後傅元舟依然放權,他就不說了。表麵上大方的放權,實則冷眼旁觀,想等茵茵撞了南牆再出來做好人。
到時候茵茵沒法成功,對軍政之事再有興趣,也不會交到她手上了,陽遼的大權還是在他手裡。
文舅舅自覺整個陽遼,能一心為著陽遼王著想的,隻有他這個親舅舅,所以這些權利還是在他手裡最安穩。
茵茵不知道他心底裝著些什麼,但即使是知道了也不會放在心上。
文舅舅的確有幾分才乾,可能力不算出眾,且身體不好。雖然他這個長輩的身份有些難處置,但要讓他自己主動體麵的退下來還不容易嗎。
大大小小的雜事都往他那裡丟,什麼東西都讓他過一遍手,都用不著半個月保管,他要病一場。
等他好了再這麼來幾次,次數多了,他自己受不受得住另說,傅元舟肯定要開口的。
隻要他徹底放下手裡的事情去休養,再要上手拿回去可就難了。
所以管他有什麼私心,茵茵都沒把他放在心上。
再者,陽遼雖然邊遠了一些,卻不是沒有有才能的人。
從前王府裡事事都要文舅舅撐著身體裡外一把抓,等茵茵整頓好軍務,回過頭來,陽遼的政治班子就得建起來了。
茵茵同傅元舟一起去了陽遼屯兵的兵營,因為文舅舅的政策,裡麵的人質量參差不齊,好的得不到更好的資源,差的也能分一樣的東西。
如此一來,好壞都在一處,分不出高低,優秀之人的心氣也要磨平了。
傅元舟就在從前沒學過帶兵,卻見過真正勇猛的軍隊是什麼樣,對他們溫溫吞吞的樣子自然很看不慣。
“陽遼靠近邊境,怎麼他們就沒什麼血性?”
“誰說的,”茵茵不滿,“從前有戰事時,我們陽遼的隊伍可是出了名的優秀,不少將軍都特意到我們這裡來補充兵力呢。”
“那怎麼會……”傅元舟看著麵前的士兵,實在難以把眼前的這些人和茵茵說的對上號。
茵茵歎了口氣:“這就是為什麼我要插手軍務的原因了。”
“如今的政策雖然優渥,可沒什麼獎懲製度,訓練計劃也很陳舊,尖子和混吃等死的人都是一個待遇。”
茵茵頓了頓:“雖然黎國與明國交好,但誰又說的準以後如何呢?陽遼的兵可以是一群狼,卻不能在長久的馴化下變成隻知道搖尾巴討食的狗。”
傅元舟很讚同她的話,能居安思危,保持自己的武力值,才是黎國能長久存在的原因。
“茵茵你放手去做,我一定會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