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意思是咱們帶著蜀國的皇帝和太子走?”
鄧忠等人在聽到鄧艾的話之後,一臉的不可思議。
倒不是覺得父親這麼做不對,而是覺得眼下還遠不到逃走的時候。
這可是滅國之功啊,真要是離開了成都,哪怕綁了對方的皇帝和太子,功勞也不知道要差多少倍。
當初自己和父親冒死偷渡陰平,可不是為了綁個皇帝回去這麼簡單。
“一個偽蜀的皇帝,一個偽蜀的太子,如何抵得過這偌大的成都。”
龐會等人看著鄧艾,臉上也滿是不解。
“是啊,征西將軍,咱們九死一生殺到這裡,眼看著就離滅國隻有一步之遙了,現在退走豈不是前功儘棄?”
“依末將之言,成都完全可以據守!”
成都這座城池雖然算不得高深,但擋住外麵那幾萬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府庫中的錢糧軍械,自己這點人幾年都用不完。
更不要說還有闔城百姓,既可以當做自己的籌碼,也能夠當做兵源,隻要拖住,就有辦法!
師纂倒是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後,對眾人說道:
“少將軍,龐將軍,征西將軍這是以大局為重,你們兩個就不用再勸了。”
師纂以隨軍司馬的身份跟隨鄧艾,屬於一種巧合,當初成濟作為司馬昭的家臣,卻當街殺死了魏帝曹髦。
這件事彆說是在洛陽了,就連蜀國和吳國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但是人們肯定不會把目標放到成濟身上,隻會覺得成濟是受了司馬昭的指使,事實上成濟也確實是受了司馬昭的指使,可司馬昭卻沒料到當街殺天子引發的動蕩居然這麼大。
哪怕誅滅成濟三族都不能平息百官怒火。無奈之下,司馬昭隻能禍水東引。
聽從鐘會的上書,準備伐蜀。
可是鄧艾覺得時機未到,堅決上書反對,最後還是司馬昭任命師纂為司馬,來到軍中才算是跟鄧艾說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
既然已經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鄧艾又不是真傻子,立刻就知道司馬昭這是要乾什麼。
於是在鐘會被阻劍閣的情況下,獨自帶著上萬兵馬偷渡陰平,等到達成都的時候,就隻剩下五千人了。
原本以為逼降劉禪,就能夠讓鐘會大軍殺進劍閣,替司馬昭立下大功好平息朝中怒火。
沒想到事情出了岔子,沒等來鐘會反倒是等來了劉諶和薑維。
鄧艾瞬間意識到事情大條了,自己的死活不重要,但是必須要幫司馬昭把事情做成。
沒有滅國之功,可若是能帶回去一個活著的皇帝,效果雖然有折扣,堵住朝堂百官的嘴也足夠了。
更重要的是,僅僅隻是一個晚上,鄧艾就已經察覺到了城裡的風向已經開始逐漸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