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沉吟了一下說道:
“大將軍,臣覺得此事頗有蹊蹺。”
“正如石苞將軍所言,永安城下出現的魏兵,不可能是咱們派出去的。”
“因為大將軍最近並沒有調兵的軍令。”
“同樣也不太可能是吳軍假扮的。”
“因為他們沒有這麼做的理由。”
“那就隻剩下一個可能,這些魏兵是蜀軍假扮的!”
話音剛落,立刻就引來了鐘會的反駁:
“元凱之言,簡直荒唐。”
“那蜀國早就被咱們攪的一團糟,哪有這個功夫去假扮咱們。”
“再說了,永安本就是他們的地盤,這麼做的意義又在哪裡?”
“難不成是為了讓咱們和吳國開戰?”
“若真是這樣,那我倒要小看他劉諶了。”
儘管在劍閣被劉諶算計了兩次,但是鐘會並不覺得劉諶比自己聰明,自己隻不過是一時大意,才誤中劉諶之計。
若是再給自己重來一次的機會,自己一定會殺了劉諶!
羊祜雖然沒有參與劍閣之戰,但是也早就了解到了事情的全部經過和結果。
心裡對劉諶的評價很高,因為劉諶的計謀雖然簡單,但卻能夠抓住人心。
古往今來,多少英雄都是栽在了這人心上。
羊祜自認就算是換做自己,也未必能從劉諶的計謀中全身而退。
在聽到鐘會的話之後,羊祜開口說道:
“士季,那劉諶絕非庸主,切不可將其當做一般人看待。”
“弑父殺兄之仇都能忍,這樣的人一旦給他機會,就會變得極其可怕。”
對於羊祜的話,賈充表示認可。
而杜預卻皺眉說道:
“可如果在劉諶回到成都之時,永安就已經丟了呢?”
此言一出,在場的幾人全都陷入了沉默。
這是自己沒有想到的一種可能。
“我聽說劉諶到成都之後,可是借著劉禪的名義發布了勤王詔書的。”
“召集益州兵馬前往成都勤王。”
“在這種情況下,永安的防禦必然空虛,吳國有沒有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偷襲了永安?”
鐘會臉上閃過一絲不快:
“但是這跟蜀軍假扮魏軍有什麼關係?”
杜預接著說道:
“蜀國精銳,一部分被鄧將軍在綿竹消滅。”
“其餘大部分都在劍閣和我們對峙。”
“彼時成都周邊已經沒有什麼精兵可調。”
“劉諶又不能放任永安被吳軍占領,那可是蜀國東邊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