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此次進攻吳國的大軍是由羊祜和杜預兩個人帶領的時候。
劉諶就改變了自己的主意。
和季漢一樣,此時的吳國也麵臨著人才凋敝的局麵。
雖然有個能獨當一麵的陸抗,但一個羊祜就夠他應付的了。
現在又多了個文武雙廟第一人杜預,劉諶就沒法坐山觀虎鬥了。
雖然魏軍號稱十萬,但是彆忘了,羊祜可是持節的,能夠隨時調動合肥以及附近的人馬。
更不要說羊祜和司馬家那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保守估計,此次南下伐吳的魏軍有十五萬之多。
這樣一來,陸抗絕對不可能是羊祜和杜預的對手。
吳國可以被魏國打敗,但是絕對不能被魏國打爛,打趴下,更不能被打的亡國。
當初司馬昭打季漢的另一個打算,是想以季漢為跳板,和大魏對吳國形成包夾之勢。
同樣,一旦吳國被打爛或者打趴下,魏國也能夠以吳國為跳板,兩路進攻季漢,這是劉諶所不能接受的。
再加上薑維的來信以及蜀中那些不肯乖乖合作的世家,劉諶的腦海裡頓時有了一個主意。
在給陸抗的那封信裡,劉諶主動提到了願意拿出兩萬俘虜給他。
這樣一來,陸抗就可以把這兩萬俘虜分成兩份,甚至更多份,以此來迷惑魏軍,讓他們誤以為陸抗打了個大勝仗,俘虜了這麼多士兵。
劉諶也不怕被羊祜和杜預識破,因為這次的戰線拉的很長。
在這個消息傳遞效率極低的年代,就算是羊祜和杜預能夠看出來是計,下麵的將士們也沒法看出來是計。
至於怎麼讓下麵的魏軍將士看到。
劉諶相信作為東吳最後一個名將,尋找機會的本領還是有的。
真要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那東吳亡了也就亡了。
但是這些俘虜肯定不會白白給東吳的,想要就得拿錢糧來換,否則免談。
劉諶篤定陸抗會把這個消息傳遞給孫休,而孫休也會同意自己的建議。
事情也和劉諶所預料的沒差,陸抗在接到劉諶書信的第一時間,便開始思考這件事的可行性。
因為此時的吳軍已經和魏軍交上手了。
原本以為憑借著長江天險,以及多年來對魏國的防備和自己的本領,魏軍此次沒法從自己的手裡討到任何便宜。
可事情卻遠遠超出了陸抗的預料。
那個沒怎麼聽說過名頭的羊祜居然和自己一樣強的離譜。
要是隻有一個羊祜,陸抗也不怕。
偏偏對麵還有一個杜預。
在自己被羊祜牽製的情況下,根本分不出精力去對付杜預。
整個戰線已經快要被杜預給拉扯散了,要不是有荊州水師前來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