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褒城的城頭清晰的出現在鐘會的眼裡的時候。
鐘會的眼裡閃過一絲很複雜的情緒。
有迷茫,有不甘,也有焦急。
但更多的是對劉諶刻骨銘心的仇恨。
從調兵的那一刻起,鐘會就反應過來了。
自己在被劉諶牽著鼻子走。
比高誕的感覺更加荒誕的是,自己不被牽著走還不行。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鐘會沒有從一開始就豁出去性命跟薑維死磕。
而是想著如何保全自己,保全長安。
可是自己有錯嗎?
明明是晉王辜負了大將軍的臨終所托,是他先背信棄義在前的。
鐘會要的很多嗎?也不多,無非就是替司馬攸爭取回來他本就應得的東西罷了。
可正是因為這樣,自己才無法放手一搏。才讓自己陷入了現在進退維穀的局麵。
如果說上一次的劍閣之敗,鐘會還能替自己找一個理由。
比如大意了,不小心被偷襲了,沒想到薑維隻是詐降等等。
可這一次,鐘會實在是找不到一個替自己開脫的借口。
儘管心裡很不願意承認,但事實是他確實被劉諶耍的團團轉。
他出身潁川鐘氏,自幼便才思敏捷。
弱冠之時便能與天下名士比肩。
後來更是被司馬氏重用,揚名海內。
卻不曾想在一個人的手裡接連折戟兩次。
這對於一個驕傲且自負的人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鐘會實在是想不通這到底是為什麼!
隻可惜劉諶似乎也沒有給鐘會留下太多思考的時間。
劉諶從下旨讓大軍撤退開始,就沿路留下了不少斥候。
所以鐘會大軍的動向一直都被劉諶所掌握。
也直到鐘會大軍出現在褒城城下的時候。
所有人才再次被劉諶的精準算計所折服。
尤其是霍弋這個從南中而來,之前根本沒有和劉諶打過交道的人。
從箕穀救援開始到下旨撤軍。
這位大漢新君的每一步都是如此的出乎人的預料,但又能如此精準的把握時機。
“嗬,鐘會倒是個聰明的。”
“真的跟在咱們後麵來進攻褒城來了。”
城頭上,劉諶看著城下的鐘會大軍。
自己還是第一次體會到這種居高臨下的感覺。
怪不得所有名將都不想打攻城戰呢。
光是視野開闊這一點,就已經讓守城一方占儘先機了。
“全賴陛下神機妙算,要不然讓鐘會反應過來,咱們這會兒恐怕已經跟鐘會陷入苦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