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你們若是真能遇到心懷大漢之人,就酌情送給他們。”
“就說這些東西是大漢皇帝賞賜給天下臣民的東西。”
“讓他們隨便傳頌。”
關彝雖然不知道劉諶這麼做的用意,但是對於劉諶的命令,關彝還是會不折不扣的執行。
在劉諶交待完這一切之後,關彝便帶著幾個親隨前往漢中去了。
同行之人還有之前曾經一起並肩作戰過的楊稷。
劉諶給了他們兩個月的時間,讓他們在漢中把那兩千多無常軍,儘快的訓練成騎兵。
等到過了年,就準備朝著上方穀進發。
關彝離開成都之後,劉諶把陳壽召進宮中。
“陳卿最近在做什麼事?”
劉諶笑眯眯的問道。
陳壽自然老實回答:
“臣最近倒是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便在家中日日溫習功課。”
陳壽身為朝臣,卻每天在家裡讀書,按理說已經算是不務正業。
但是無論是陳壽還是劉諶,臉上都沒有什麼異樣的表情。
因為大漢的地盤太小了,即便是奪回漢中,也隻是多了一塊能種地的地方罷了。
所以在日常政務處理完之後,基本上就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
這種情況,劉諶自然是知道的。
於是他便把陳壽叫來,準備讓他完成屬於他自己的曆史使命。
“朕嘗聞卿跟隨譙司空之時,常研習經義,又精通《史記》、《漢書》。”
“不知道是真是假?”
陳壽立刻說道:
“臣對這兩本書確實有所研習,但卻不敢妄稱精通。”
“莫非陛下也對此二書有興趣?”
“若是陛下有興趣的話,臣家中倒有收藏。”
劉諶聞言擺了擺手,他對這些東西哪有什麼興趣。
隻不過是一個話題的引子罷了。
“朕雖然對史書有興趣,但興趣卻不在研習上。”
“朕常常在想,以偽朝之能,為何敢竊據神器,僭居大位。”
“並且能夠蠱惑大漢百姓,以曹氏為正統。而逐漸忘卻咱們才是真正的大漢正統。”
“陳卿,你可知道緣由?”
陳壽一時間沒有弄明白劉諶話裡的意思,但還是很認真的思考一番後說道:
“臣以為,是因為從桓帝靈帝之時,不能選賢任能,而使碌碌小人當道之遺禍。”
“致使天下百姓怨聲載道,不思王化。”
“否則大漢天子一聲令下,保管讓董、曹之流束手就擒,引頸就戮。”
陳壽的話說的慷慨激昂,劉諶聽的卻是一臉無語。
這很明顯是在借桓帝靈帝的事情來勸諫自己,勸誡自己彆學他們。
但是劉諶從登基以來,一直都是朝著一個明君的方向努力,到現在連媳婦兒都沒娶。
更彆說寵信小人了。
不過劉諶還是分得清好賴的,隻怪自己沒有把話挑明,讓陳壽產生了誤會。
於是劉諶便不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的說道:
“朕以為,大漢傾頹,桓帝靈帝固然不可原諒。”
“但也和那些奸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若是有一本書,把董、曹之流的劣跡全都描述出來。”
“並把他們釘死在史冊上,是不是能震懾到後來人。”
“讓他們不敢輕易生出二心來?”
聽到劉諶的話,陳壽頓時傻眼了,陛下這是準備寫史書嗎?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