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漢使來訪,孫皓心中生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抵觸。
自己總共見過兩次漢使。
第一次的李驤和壽良在建業殺了魏國使者。
雖然促成自己上位,可卻讓大吳和魏國之間幾乎變成生死仇敵。
而第二次的向條向大吳買船,間接的誘導了合肥之戰,導致了自己大敗而歸。
這一次又有漢使來見自己,孫皓下意識的就覺得不是什麼好事。
大敗之下,孫皓的心境已經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忘記了當初是自己想對江東豪族動手,才主動賣船給大漢的。
如今大敗而歸,他自然要找一個原因,否則不是顯得自己過於無能?
但是兩國之間並沒有發生什麼矛盾,況且此時吳國新敗。
已經讓孫皓連在劉諶麵前挺直腰杆子的力量都沒有了。
所以在一番思索之後,孫皓還是宣了漢使覲見。
馬秉來到孫皓麵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之後。
又遞上了劉諶親手寫的國書。
緊接著才說道:
“吾皇聽聞陛下重返西陵,特命外臣前來相問陛下安否?!”
與此同時,孫皓也打開了來自劉諶的國書。
書中劉諶對孫皓的安危充滿了關切,又痛斥魏國羊祜居然如此無恥,趁夜偷襲吳國大軍。
雖然國書中劉諶處處在為孫皓找麵子,可越是這樣,孫皓的臉上就越是感到燒的慌。
他以舉國之力北上,卻連一個小小的合肥都打不下來,最終被打的大敗而歸,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但劉諶的話裡確實沒看出來什麼嘲諷的意思,而且使者的言語也算恭敬,孫皓憋著一股子邪火沒地發。
最終隻能無奈的一歎道:
“朕無事,不過是區區賊人,早就已經被朕給趕走了!”
馬秉聞言,故作鬆氣狀的說道:
“那就好,那就好。”
“陛下無恙,吾皇也就不用擔心了。”
說罷又以個人的名義和孫皓寒暄了幾句後,才又開口說道:
“陛下,吾皇在成都聽說魏國似乎對荊州有所意指。”
“荊州乃吳國門戶,豈能容忍魏國染指?”
孫皓聽到馬秉的話,眼睛微微一眯,毫不掩飾自己的殺意:
“卿此話何意?”
就連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陸抗等人也瞬間坐直了身子。
蜀漢使者這個時候來訪,肯定不會抱有什麼好心思。
隻是沒想到對方居然提到了荊州!
更讓孫皓和陸抗他們驚訝的是,魏國對荊州有想法的事情,自己這邊也是剛剛知道。
而同樣剛剛到達西陵的漢使卻能夠和自己差不多時間知道。
這其中沒有蹊蹺,孫皓和陸抗可不信!
馬秉聞言毫不慌張的說道:
“吾皇聽聞魏國意欲進攻荊州,知陛下定然要發兵相救。”
“隻是外臣說句不當說的,眼下陛下手中的兵力是否有些捉襟見肘?”
“吾皇來時曾與外臣言明。”
“劉孫兩家世代交好,漢吳兩國又互為盟友。”
“盟友之事,便是自家之事。”
“國破之痛猶在眼前,何況當初大漢成都被破之際,吳國也曾發兵相援。”
“吾皇又豈能忍受陛下受逆賊欺淩!”
聽到馬秉的話,陸抗等人臉上的表情立刻精彩起來。
雖然馬秉嘴裡的這件事是孫休做下的,但是在場的人又有誰不清楚呢?
當初蜀漢被魏國攻破成都,孫休確實發兵相救。
可真實目的卻是奔著永安去的。
隻不過後來又發生了一係列的事情,導致吳國被蜀漢敲詐了五十萬石糧草卻什麼都沒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