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孫皓的話,馬秉的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你都快自身難保了,還能有什麼好事送給我家陛下?
不過馬秉心裡雖然是這樣想的,可嘴上卻毫不含糊的說道:
“還請陛下賜教!”
孫皓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說道:
“當初我朝大皇帝之妹曾嫁與你家昭烈皇帝。”
“孫劉兩家遂成姻親。”
“朕乃大皇帝之孫。”
“汝主乃昭烈之孫。”
“同樣是以兄弟論之。”
“朕知道汝主父兄妻子於成都一戰皆喪於賊手。”
“所以朕希望能與汝主再結姻親,以續兩家聯姻之誼。”
馬秉聽到孫皓的話,頓時傻眼了。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孫皓居然打的是再和大漢結親的念頭。
“這這這......外臣......”
一時間,馬秉也不知道該怎麼接孫皓的話。
不過孫皓並沒有讓馬秉為難,而是笑著說道:
“汝雖為漢使,但這件事你卻做不得主。”
“你隻需要返回成都後,把朕說的這件事告訴你家陛下。”
“成與不成,由他定奪。”
之所以想和劉諶結為姻親,除了因為孫皓對劉諶的看法改觀之外。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孫皓想將劉諶引為外援。
之前馬秉說蜀漢在積蓄力量想要北伐。
那就說明劉諶的野心絕對不止北邊的魏國。
孫皓覺得對方很有可能會連吳國一起捎上。
若是合肥之戰前,孫皓肯定不會這麼想。
經曆了合肥的大敗之後,孫皓已經明白自己不可能收服這些世家之人。
所以孫皓必須要給自己找一些援手。
自己在建業的根基實在是太淺薄了。
劉諶是自己眼下能想到的唯一的正解。
如果劉諶真的能和自己結為姻親的話,隻要自己在一天,蜀漢就不會進攻吳國。
反觀若是江東世家真的敢讓自己退位或者橫死。
劉諶立刻就能擁有出兵建業的理由!
至於會不會因此真的讓吳國滅國,孫皓已經不在意了。
我死之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大吳朝堂已經被那些世家之人所把持,若不出奇招狠招,恐怕難以拯救大吳。
而劉諶現在還在孝期這件事,在孫皓看來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
帝王嫁娶,可不是小民娶親。
當初關彝成親的時候,已經是從快從簡的辦,就這還用了好幾個月的時間。
劉諶婚事花費的時間,隻會長不會短。
所以孫皓一點都不著急。
孫皓的話,聽的馬秉滿頭大汗。
這個時候大漢和吳國結親,可不是當初昭烈皇帝和吳國孫權結親時候的情況能比的。
彼時孫強劉弱,需要以這種招數來將兩家的利益捆綁在一起。
而且孫權之妹嫁給昭烈皇帝三年後便返回吳國。
眼下孫皓合肥新敗,而大漢已經重新站穩了腳跟。
這時候你來跟我結親,不是擺明了要利用大漢?
但正如孫皓所說,這件事也確實不是自己能夠做主的。
馬秉也隻能拱手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