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興漢元年始。”
“朝廷以益州為根本,製定了大漢第一個三年計劃。”
“開始屯田墾荒,興修水利,開放貿易。”
“迄今已有兩年餘。”
“這兩年時間裡,大漢無論是經濟還是民生,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漢中國策,更是吸引了不少百姓前來。”
“......”
樊建站在大殿之上,捧著手裡早就準備好的東西洋洋灑灑的宣讀。
宗預和譙周等一乾老臣聽的如癡如醉。
大漢這種盛況,也就是當初丞相在時,勉強得以一見。
自丞相去世後,大漢國力便日漸衰退。
沒想到自己到了這個年紀,還能看到國力日上的景象。
大漢複興,指日可待啊!
其餘在場的人也全都心生感慨,短短兩年的時間大漢就從行將滅亡的邊緣回到了正軌上。
當真是天意不絕炎漢!
而劉諶看著在場眾人的反應,嘴角也掛起了一抹笑容。
因為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
人人都知道大漢現在發展的不錯,但究竟不錯到什麼地步?
沒人能說的出來。
於是劉諶早早的就讓樊建把這兩年大漢發展的成果收集起來,好在宴會上宣讀給眾人聽。
而當劉諶讓樊建把早就準備好的東西宣讀出來的時候。
滿朝文武就像是被打了一針強心劑一樣,各個臉上都泛著興奮的潮紅。
人是需要目標和正回饋的。
目標大漢現在是不缺的,缺的就是正回饋,所以劉諶才會選擇在興漢三年剛到的時候,就把大漢第一個三年計劃的成果展示出來。
也順便可以打消一些人的首鼠兩端。
現在看來,效果似乎不錯!
得意之餘,劉諶的目光掃過陸晏,卻發現陸晏的臉上沒有絲毫表情波動。
似乎這些事跟他沒有任何關係。
這讓劉諶的心中稍感失落。
自己的魅力還是不夠啊,做不到像昭烈皇帝那樣讓人納頭便拜。
這一年來,自己不知道對陸晏示好過多少次,結果人家就是不為所動。
原本以為自己這兩年取得的成果可以讓陸晏麵露驚訝,沒想到對方連一點反應都沒有。
到底是大家族出來的人,見過的世麵就是多。
看來自己還得再接再厲啊!
然而劉諶不知道的是,陸晏哪裡是沒有絲毫波動,而是整個人都被驚呆了。
陸晏是出身大家族不假,可正是因為出身大家族,才更能明白劉諶目前做到的這一切有多麼的不容易。
一個國家的運轉,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的。
開放通商城市這件事,吳國也有,而且還是跟蜀漢學的。
可是蜀漢能把通商城市裡的稅收全都收歸國庫,以做國用。
而吳國開放的那些城市,卻從一開始就被各大家族給瓜分的一乾二淨。
更彆說開墾荒地,把土地分給普通百姓了。
陸晏有百分之百的理由相信,吳國朝廷前腳把土地開墾出來,後腳就得落到各大家族的手裡。
因為自己的陸家就是這麼做的。
雖然和朱、顧、張家比不了。
但那是因為陸家根基在軍中。
而陸晏真正納悶的點也正在這裡。
難道益州就沒有世家嗎?那些世家為何能夠做到眼睜睜的看著這些土地分給普通百姓而不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