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的選擇並非是頭腦發熱。
以長安的地形來看,隻要司馬攸鐵了心的抵抗。
絕非一朝一夕能夠拿得下來。
那麼自己就必須擁有一個穩定的後方。
漢水阻擋了魏軍進攻漢中,但同樣也阻擋了蜀軍北上。
魏興的劉弘是自己年少至交,上庸胡奮同樣也屢屢對自己表忠心。
所以短時間之內,不用擔心西南的蜀國。
反而是南邊的吳國,和大魏三番兩次的出現摩擦。
現在自己甚至拉下臉來,主動想要和吳國交好以穩定後方。
沒想到孫皓竟然想假意跟自己講和,實則和蜀國合兵進攻上庸。
幸好自己留了個心眼,否則此時上庸已經落入敵人之手!
此番若是不給孫皓打疼打怕,自己根本就靜不下心來奪取長安!
在司馬炎進攻建業的的旨意發出之後。
孫皓也收到了西陵來信,看完之後憤怒的咆哮著召集眾臣議事。
勢必要向魏國問責。
原來,敗回西陵的吳軍將領第一時間把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全都告訴了陸抗。
並且告訴陸抗,若不是蜀軍相助,恐怕折損還會更大。
陸抗稍加思索之後,便知道奏報該怎麼寫了。
奏報中,原本觀望的吳軍變成了奉孫皓旨意前往上庸幫助魏軍的吳軍。
但卻被上庸魏軍不分青紅皂白的衝殺。
猝不及防之下,大軍損失慘重。
奏報末尾,陸抗還附上了這次具體的損失數字。
“魏國此舉,簡直不把朕放在眼裡!”
“朕決定再起大軍,北上攻伐魏國!”
聽到孫皓的話,在場眾臣大吃一驚,陛下怎麼想一出是一出。
決定要跟魏國交好的時候,就已經隱隱得罪了蜀漢。
這會兒又要跟魏國交戰,豈不是要連魏國一起得罪?
吳國什麼實力,您心裡一點數都沒有嗎?
哪裡有資格同時得罪魏蜀兩國?
“陛下,萬萬不可!”
“當年西陵一戰,耗費了大吳多年積攢的國力。”
“前番合肥之戰,更是靡費錢糧巨萬。”
“大吳現在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而不是再興刀兵!”
身為吳國丞相,濮陽興第一時間站出來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張布緊隨其後,對孫皓的決定提出反對。
其餘人雖然話語各有輕重,但核心意思隻有一個,那就是大吳現在不能再對外開戰。
聽到滿朝文武反對的聲音,孫皓的心中攸然一驚。
什麼時候,滿朝文武竟然聯合到一起對抗自己了?
看著濮陽興和張布臉上堅定的表情,之前關於二人在宮門口密謀的場麵再次浮現在了孫皓的腦海裡。
“眾卿莫非要違抗朕的旨意?”
孫皓麵露殺機的問道。
其餘人聽出孫皓話裡的不對勁兒,立刻住口不言。
濮陽興同樣也聽了出來,但作為丞相的他,卻不能因此退縮:
“臣等非是要違背陛下之旨意。”
“孫氏立足江東已逾六十載。”
“靠的是上下一心,通力合作。”
“而不是萬事一言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