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些情緒隻能在私底下發泄一番,明麵上還是要認認真真的幫助孟虯維持這個小小的安南朝廷的運轉。
心中卻安慰自己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說不定哪天這裡就歸了大漢了。
僅僅隻過去了一年的時間,安南國就在這些人的幫助下,實現了完全的自給自足。
一個初具雛形的國家已經展現出了極其強大的生命力。
與此同時,孟虯也沒忘了劉諶的恩情。
安南國能夠走到現在,完全離不開大漢陛下派來的這些人的幫助。
於是在剛剛過完年的時候,孟虯便把入成都覲見這件事提上了日程。
並且在那幫子漢人的支持下,迅速的成行。
最後,孟虯讓人帶著幾萬石的糧草和各種奇珍異寶往成都的方向去了。
劉諶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見到了孟虯派來的使者。
除了帶給劉諶幾萬石糧草和各類奇珍之外。
孟虯還進獻了一批美女,幫劉諶充實後宮。
劉諶驚訝於孟虯的發展之快,區區一年多的時間。
不光在那裡站穩腳跟不說,居然還能拿出幾萬石的糧草上貢給自己?
至於那些美女,劉諶反倒沒有放在心上。
因為除了這些表麵上能夠看到的東西之外。
劉諶也看到了自己派去的那些人想讓自己看到的東西。
安南國那片土地的肥沃,根本就不用這些人暗示。
他對那塊土地可比孟虯熟悉的多。
如果不是大漢國力不允許,能輪得著他孟虯去安南建國?
當初劉諶為什麼會支持孟虯立國,又為什麼會主動派那些人去幫助孟虯。
並且一應禮儀全都按照中原王朝的製度來做。
為的就是從一開始,就把那塊地方納入大漢的版圖當中。
什麼民族認同,國家認同,都是假的。
隻有文化認同才是真的。
因為民族可以變更,國家可以滅亡。
隻有文化能夠一脈相承,並且源遠流長。
同樣的,劉諶也不覺得孟獲和孟虯父子對大漢忠心,他們的子孫後代也一樣能對大漢、對中原王朝保持忠心。
所以劉諶才會從一開始就對安南國推行漢化。
等將來全盤接受漢化的安南國子民來到中原王朝,見到了比本國更加璀璨且高級的同類文化。
那就是純純的降維打擊。
說不定根本不用武力征服,隻需要數代人過去,他們就會主動哭著求著中原王朝統治他們!
一想到這裡,劉諶看向使者的目光就愈發的溫柔起來。
接下來的日子,劉諶便讓鴻臚寺的人帶著孟虯的使者在成都各個地方遊玩,見識成都的人文風景。
等到使者戀戀不舍的返程的時候。
劉諶早就給孟虯準備了一份厚重的回禮。
除了那些回禮之外,劉諶還準備了幾十本《百家姓》和《漢語字典》以及一些典籍讓他帶回去。
又從宮中的學堂裡抽出幾個懂得拚音的人和使者一同返回安南。
這些人和書會成為一粒種子,在安南紮根發芽,直到安南融入大漢版圖的那天!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