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諶調兵的消息傳到漢中,得知消息的薑維給劉諶來了一封密信。
密信裡,薑維建議劉諶可以先用懷柔的政策安撫這些世家之人。
然後再將其誘至成都殺之。
如此一來,既不用興師動眾,也不用勞民傷財,大漢現在的主要目光還是要放在北方的曹魏身上。
對於薑維的建議,劉諶並沒有采納。
他比誰都清楚對敵人妥協的壞處,一切敢於觸動大漢根本利益的人,劉諶都會不惜一切代價的將其清除。
更彆說是這些數百年來一直趴在大漢身上吸血的世家。
而且對於劉諶來說,現在是一個很難得的好機會。
外部,司馬攸和司馬炎之間,司馬炎和孫皓之間互相牽製,短時間內沒有精力關注自己。
內部,大漢已經積攢了一定的國力,有資格和這些世家掰掰腕子。
隻要這一次把他們連根拔起,那自己將來北伐就完全不用擔心有人會拖自己後腿。
一個穩定的後方,比什麼都要來的重要。
一旦打蛇不死,他們會立刻改頭換麵的潛伏下來,然後等待下一個合適的時機變換一種形態出現在世間。
彼時警惕性更高的他們,隻會愈發的難以清除。
隨著薑維這封密信一起到成都的,還有之前派往漢中,如今被劉諶調回來的講武堂第二期學子。
這些人也將隨軍一同前往平叛。
半個月後,在從犍為返回的董厥的帶領下。
一乾人馬匆匆趕往建寧,準備和霍弋彙合之後,出兵平叛。
與此同時,南中的霍弋也早在劉諶旨意到達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平叛的準備。
因為身處南中的他,要比劉諶更早一步得到三郡反叛的消息。
而且也篤定劉諶肯定要讓自己前往平叛,因為自己都督南中多年,對這裡的一應事務都相當的熟悉。
奈何沒有朝廷旨意,也為了避免生出更大的動亂來。
霍弋隻能暫時按兵不動,等待劉諶的命令。
等到劉諶的旨意一到,霍弋立刻命人將範長生叫了回來:
“範司農,此次前往興古等地平叛,絕非一日之功。”
“這裡就托付給你了!”
“毛炅,你留下來陪著範司農,有什麼問題都聽範司農的吩咐!”
範長生在霍弋離開之後,掌南中事,並非是霍弋的自作主張。
而是劉諶旨意裡專門交代的。
毛炅聽到霍弋的話後,立刻應命。
範長生也點頭道:
“霍將軍放心,有老夫在,保管此地無虞!”
霍弋點了點頭,便帶著一應兵馬離開了永昌。
在霍弋離開永昌的同時,範長生也第一次展示出了自己曾經作為天師道首領的政治手腕。
先是憑借自己範家家主的名頭,將永昌等地的一應世家家主全都聚到一起。
然後對他們曉以利害,讓他們切勿輕舉妄動。
又讓毛炅暗中調動各郡兵馬,盯著這些人的一舉一動。
一旦有什麼異動,可以先下手為強。
範長生原本還想以天師道首領的名頭,召集一些信眾暗中相助。
但是一想到當初第一次見到劉諶的時候,劉諶對於天師道的態度,遂作罷。
有了這兩手準備後,永昌等地的一眾世家全都老老實實的不敢有所動作。
而另一邊,三郡反賊以牂牁郡為基礎,興古郡為後方,開始積極備戰。
抵擋即將到來的朝廷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