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關彝前往雍州的時候,劉諶曾經交給他一些剛剛校訂完畢的《百家姓》和《新華字典》。
希望他能用這些東西,在魏國境內喚醒一些魏國百姓對大漢的記憶。
也讓將來大漢北伐的時候更方便做一些統戰工作。
隻不過在司馬攸的嚴防死守下,他除了一開始的時候散播出去一些書籍之外。
剩下的全都在自己身上帶著,根本沒有機會傳播出去。
關彝不知道的是,真正對這些書籍嚴防死守的並非司馬攸。
而是當初在沒被關彝帶走的漢軍身上搜出來這兩本書的杜預。
現在楊稷重新提起這件事,立刻讓關彝來了精神。
“這些魏軍士兵,大多數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普通人。”
“至於那些外族女人就更不用說了。”
“隻要咱們能夠潛移默化的加以引導。”
“這些魏軍士兵,未必不能為咱們所用,就算他們不能。”
“不是還有那些外族女人在嗎?”
等到楊稷這番話說完,關彝徹底明白了他的打算。
頓時嘖嘖稱讚道:
“楊兄此舉真是令人大開眼界,真不知道楊兄是如何能想到這招的!”
楊稷卻笑著說道:
“這也不是在下的功勞。”
“當年跟著霍將軍在南中之時,便是用這一招來分化那些蠻人。”
“這麼多年下來,在下也算是學得了一點皮毛。”
關彝點了點頭,眼下對於自己來說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在有頭領的情況下,鮮卑人都不能有效的對自己做出反製,更彆說現在的鮮卑人正處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
況且也並非隻有鮮卑人可以進行劫掠。
無論是羌胡還是氐人,哪怕是涼州以西的地方,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想到這裡,關彝再次讓人把司馬楙叫了進來。
“司馬將軍,我和楊將軍仔細的商議了一番,覺得司馬將軍的策略正適合咱們眼下的情況。”
“不過咱們自己就是中原百姓,怎麼能對自己人下手呢?”
“所以楊將軍就建議,咱們可以從鮮卑人的地盤上掠奪一些人口過來。”
之前被趕出去的時候,司馬楙的心中確實有些鬱悶。
覺得都已經這麼久了,怎麼對方還是不信任自己。
但是在關彝的這番解釋下,司馬楙心中的那點鬱悶頓時煙消雲散。
“是在下考慮不周,確實不應該對自己人下手!”
隨著計策定下,關彝立刻將一直壓在箱底吃灰的那些書籍給拿了出來。
並且開始挑選軍中識字之人開始教授那些士兵讀書認字。
希望在潛移默化下,把他們的效忠對象從魏國變成大漢。
但是理由卻並非是如此,而是說需要培養一些能夠處理內政的人才。
在派人前往各個地方去進行人口劫掠的同時,也開始重新製定一些規則。
把這個地方當做一個真正的營地去打造。
至於分配問題,倒是沒有什麼麻煩。
一直以來,由純粹的士兵組成的臨時營地就是以功勞大小來劃分資源的。
當司馬楙看到這些書籍的時候,在被驚呆的同時也明白一個真相。
當初自己在定軍山的失利絕非偶然,就算自己沒有衝下山去,鐘會也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