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搖了搖頭。
自己身為陛下的正宮娘娘,又在這深宮之中。
就算是有人想對自己進言,那也得有這個機會才行。
當初汪氏能夠被選為劉諶之妻,可不單單隻是因為家世的緣故。
國家大事上,汪氏自忖幫不上什麼忙。
所以也從來沒有在這些事情上主動進過言。
但是這後宮之事,汪氏有足夠的資格和義務來提出自己的建議。
在和劉諶相處的這段時間裡,汪氏也大概了解到自己這位夫君,大漢的這位陛下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自己的正宮之位,基本上不會受到什麼威脅。
而這種想法,在劉裕出生之後便更加的堅定。
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汪氏的兒子就是大漢的下一任皇帝。
尤其是在劉裕的名字被記錄在宗譜之上的那一刻。
這個時候,汪氏的目光就不能隻放在自己身上,而要通過劉諶的視角來看一些事情。
將來劉諶肯定是要再納妃的。
也肯定會有彆的子嗣。
但無論是新納的妃子,還是將來的子嗣。
都不會對自己和兒子產生任何威脅。
既然這樣的話,那為何不主動提出來讓劉諶納妃。
既能替大漢多延續些血脈,又能讓這後宮熱鬨一些。
還能讓自己不會落下嫉妒的壞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而這種心思,在聽到劉諶的這句關切之後,更是得到了極度的滿足。
陛下果然還是最在意我的。
汪氏的眼睛笑成一汪月牙,對劉諶說道:
“陛下,沒有人對臣妾說什麼,這都是臣妾自己的想法。”
“臣妾也需要有姐妹說些姐妹之間的體己話。”
汪氏的話,讓劉諶皺起的眉頭舒展開來。
當初劉諶之所以會選擇汪氏,可不光是看中了汪氏的美貌和性格。
更是因為汪氏的出身。
她的出身不會對朝廷造成任何的威脅,將來也絕對不會出現什麼外戚乾政的局麵。
而從興漢元年開始,宮中就再也沒有新進的內侍。
也就是說,劉諶基本上從根源上斷絕了外戚和宦官乾政的可能。
雖然劉諶也不知道自己的這種做法到底對大漢有沒有好處。
但是外戚和宦官乾政的壞處,他卻看的一清二楚。
在確定沒有人對汪氏吹什麼耳旁風之後。
劉諶的心思也活絡了起來,汪氏現在的心思都撲在了劉裕的身上。
而且剛剛生育完畢,劉諶也不忍心讓她受累。
隨便拉過來一個人就解決需求,又不是劉諶的性格,他是人,又不是牲口。
而且這種事,那可是有人記錄的,做了就要負責。
位置越高,反而越需要注意。
既然汪氏都主動說了,那劉諶也就沒有什麼好顧及的了。
不過劉諶還是說道:
“此事容後再議,你現在隻管養好身體,照顧好寄奴就行。”
縱使再明事理,又有幾個女人願意和其他女子分享自己的丈夫?
能得到劉諶的這句話,汪氏就已經很滿意了。
乖巧的點了點頭,汪氏再次將腦袋埋到劉諶的懷裡。
在劉諶享受美好時光的時候。
另一邊,已經做完進攻長安準備的司馬炎,在安撫完劉弘後。
司馬炎以王濬都督對吳軍事。
然後命羊祜返回洛陽,進驃騎將軍。
以衛瓘為監軍,荀愷為征西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