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陳壽和壽良兩個人把這一千多份卷子送到劉諶的手上的時候。
劉諶才明白為什麼當初上學的時候,老師會對那些好學生有明顯的偏愛。
劉諶最先看的是那些官科考生的卷子。
一開始的時候,劉諶還能耐著性子往下看。
僅僅隻是幾份卷子看下去,劉諶就已經快要忍不住殺人的衝動了。
儘管早就已經預想到那些世家子弟中,多有不察民間疾苦者。
但當這些人真的把這些東西擺到劉諶麵前的時候,劉諶還是一陣火從心頭起。
“這些官科的策論你們自己從中挑出三百份,交給朕。”
“朕再從中擇優錄用。”
劉諶把那些官科的文章全都交給陳壽他們去看,自己主打一個眼不見心不煩。
然後專心的查看民科那些考生的試卷。
相比較於官科,民科的要讓劉諶的心情好上不少。
不光是因為這些民科考生裡沒有那麼多的世家子弟。
還因為民科考卷本就偏實用,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
幾乎不存在胡編亂造一說,即便有胡編亂造者,也能夠一眼看出來。
更多的則是空在那裡什麼都沒寫,讓人一目了然。
幾篇試卷看過去之後,劉諶的嘴角開始逐漸上揚。
這裡麵有很多題目其實都是劉諶故意設置的高難度題目。
尤其是和算數有關的東西,這個年代普通人識字都難,更彆說算學了。
能答出來的要麼是天賦異稟者,要麼是家學淵源的人,這樣的人才哪怕出一個對劉諶來說都是賺到。
很快,杜尹的卷子就出現在劉諶的麵前。
對於杜尹,劉諶還是有印象的。
從此人進入成都之後,劉諶便在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
在得知他準備參加科舉還是民科的時候,劉諶也很是驚訝,一個世家子弟,居然願意放下身段去親自接觸土地。
這在魏國那個以門閥出身為準繩的國家可不容易出現。
但是在看到杜尹的作答之後,劉諶忍不住笑了。
杜尹的答案裡,除了那些和算學有關的東西還算靠譜之外。
剩下的也基本是照本宣科,甚至是想當然而為之。
看來也不過如此嘛。
將杜尹的卷子放到預選通過的那一份裡,劉諶接著往下看。
很快,就又看到一份答卷,但是這份答卷倒讓劉諶看出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這個人是有真才實學的。
“荀悝......莫非是潁川荀氏族人?”
劉諶看著這個名字想了半天,沒有猜到對方的來路。
不過這個荀悝的答卷確實漂亮,比杜尹的答卷漂亮上不少。
於是劉諶也理所當然的把他的答卷放到了預選通過的那一份裡。
隨後又看了將近百餘份之後,才在內侍的提醒下發現外麵天色都變暗了。
抬眼看了一眼陳壽等人,劉諶笑著說道:
“眾卿先歇歇吧,這麼多考卷,不是一天兩天能弄完的。”
陳壽等人的臉上也明顯露出倦色,一下子看這麼多卷子,是一件很耗時耗神的事情。
而且這是所有人第一次經曆這樣的事情,壓根就沒有什麼經驗。
在聽到劉諶的話後,所有人都如釋重負的長出了一口氣。
剛準備開口告辭,劉諶卻說道:
“朕吩咐太官令做些吃食,你們陪朕一起吃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