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請看。”
薑維指著沙盤對劉諶說道。
沙盤是薑維按照記憶中的地形圖製作而成。
封建時代生產力低下,很多地方幾百年乃至數千年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地理變化。
更遑論隻有幾十年的祁山道了,所以根本不用擔心
“咱們現在所處位置在這裡。”
薑維點了一下沙盤上的一個位置。
緊接著又點了一下沙盤上一個凸起:
“這裡便是祁山堡。”
“整個祁山堡方圓數裡,堡上有兩丈來高的夯土牆。丞相在時就已經將其打造成一座堅堡。”
“這麼多年過去,偽朝肯定也加固了不少城防。”
“在祁山堡東側,是西漢水。”
“堡中有暗渠通往漢水,所以想要用斷水的方式讓祁山堡上的守軍投降也不太現實。”
“大軍也無法繞過祁山堡。”
“祁山堡之北乃是鹵城,此城雖小,但位置卻同樣重要。”
“偽朝必然有兵馬在鹵城駐守。”
“一旦大軍繞過祁山堡,直插鹵城,則必然會被上邽賊軍所知。”
“到時候賊軍兩麵夾擊,大軍在祁山道中很難有回轉餘地。”
劉諶知道北伐難,但是沒想過居然會這麼難。
目前自己手中握著優勢兵力,卻無法發揮出來這種優勢兵力的作用。
問題就出在這窄窄的祁山道上,逼得大軍不得不如同一條長蛇一樣蜿蜒前行。
正如薑維所說,大軍倒是可以繞過祁山堡,直插鹵城。
可若真是選擇那樣做,將來必然會受到前後夾擊,首尾難顧。
“所以咱們現在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拔掉祁山堡這個釘子,然後再繼續向前推進?”
薑維點了點頭:
“臣才疏學淺,不能像當初丞相那樣,被兩麵夾擊依然能夠取勝。”
“故隻能選擇強攻!”
薑維不是不能選擇和當初諸葛亮一樣的打法。
而是因為這次北伐必須要成功。
陛下舉傾國之力北伐,絕不可能有下一個七年,他也同樣沒有下一個七年。
所以他隻能選擇穩紮穩打。
劉諶點了點頭:
“如此也好。”
“朕看這段時間戰事進行的過於順利,下麵的將士們都略有浮躁之心。”
“驕兵必敗,此風不可長。”
定下強攻的基調之後,大軍便開始為接下來的行動做準備。
首先就是攻城器械。
雖然祁山堡名為堡,但是魏國知道蜀漢滅魏之心不死。
尤其是在鄧艾滅蜀失敗以及司馬攸割據長安之後,更是對大漢極儘提防。
祁山堡這個祁山道中的咽喉要塞自然也就成了抵禦大漢的重中之重,
在魏國這些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下。
早就已經擴大成為一座小型城池。
光是夯土牆就硬生生的加高到了接近三丈。
換算成後世的高度就是接近十米。
快有三層樓那麼高了。
這麼高的城牆,必須要動用攻城器械。
另一個難題就是,祁山堡的修建並不是像傳統城池那樣,分為內城、外城還有甕城之類點東西。
而是沿著山勢盤旋而上,所有的設施全都是一體的。
和攻打普通城池的難度相比,高了不止一星半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