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牽弘準備先撤回來的時候。
廖化親自帶隊,用手中那點少的可憐的騎兵,主動出擊。
牽弘見狀,不僅沒有害怕,反而臉上一喜。
蜀軍依托有利地形,讓自己難以寸進。
如今對方主動出擊,正中自己下懷。
“薑筠,你帶麾下兵馬從蜀軍左翼殺入。”
薑筠聽到牽弘的命令,一拱手便領命而去。
“張瑞,你帶麾下兵馬,在正前方截住蜀軍。”
張瑞同樣一拱手領命而去。
至於牽弘自己,則帶著麾下兵馬徐徐而行。
準備在雙方陷入混戰的時候,伺機殺入。
最好能趁機掩殺至蜀軍本陣。
而在漢軍陣地,李驤看到魏軍的動向後,同樣也察覺到了對方的意圖。
立刻命杜翊帶兵兩千,趕往大軍左翼護住。
又讓馮離帶兵一千從旁協助。
杜翊和馮離二人領命後,立刻點兵前往左翼,準備擋住前來襲擊大軍左翼的魏兵。
雙方人馬很快便再次交上手。
和之前不同的是,失去了有利地形的漢軍,立刻就在魏軍的手裡吃了個大虧。
尤其是杜翊和馮離二人。
兩人本雖說出身講武堂,可是真正的實戰隻有之前攻打如今的漢東郡那一次。
其餘皆是紙上談兵。
而薑筠出身的天水薑氏又非大族,能做到天水郡守這個位置,本身就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
哪裡是杜翊和馮離這兩個初出茅廬的小子所能夠相提並論的。
再加上是以騎對步,天然便占據著優勢。
若不是漢軍軍陣嚴謹,這一個衝擊便能擊潰杜翊和馮離。
兩個人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也是第一次見識到什麼是真正的戰爭。
之前在漢東郡的時候,以為能立功是自己的本事,現在看來,完全是大將軍指揮的好。
不過兩人到底年輕,那股衝勁兒和莽勁兒還沒有消散。
尤其是馮離這個從上庸逃過來的前魏國之人,本身就對魏軍恨之入骨。
魏軍的進攻隻能激起他更大的鬥誌。
無非就是一死而已,反正還有忠烈祠呢,也不怕死後沒了香火。
在堪堪擋住薑筠的第一輪衝擊之後。
兩人立刻重新組織起陣型,來抵禦敵人的第二輪進攻。
李驤在看到這一幕之後,心裡也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早在出征之前,陛下就已經說過了。
此次北伐長安,不光是要奪回舊都,還要借著這個機會練兵。
講武堂學子大多數都是理論很強,但實戰很少。
要儘可能的多鍛煉他們,哪怕有些傷亡也可以接受。
所以在看到兩人重新組織起陣型之後,李驤並沒有第一時間派兵過去相助。
兩人的動作也讓對麵的薑筠有點驚訝。
這些蜀軍的反應未免有些太快了吧。
自己騎兵都還沒能調整好陣型呢,他們倒先組織好陣型了。
不過薑筠倒也不甚在意,無非就是再衝一次罷了。
一次不行就兩次,他還真不信步兵能夠扛得住騎兵的衝擊。
而在戰場的另一邊,身處正麵的先鋒大將廖化也已經和張瑞交上手了。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