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被劉諶心心念念的壽良等人,同樣也陷在苦戰當中。
上邽雖然是個小城,但位置卻相當重要。
鐘會等人也相當重視。
雖然城小,但駐紮的兵馬卻不是弱旅。
守將郭豫乃是郭淮之侄,郭統堂弟。
在收到牽弘的命令之後,立刻便帶兵走木門道奔鹵城而來。
原本想和牽弘在鹵城合並一處,支援祁山堡。
沒想到卻在西縣這個地方,遇到了前來伏擊自己的蜀軍。
雙方兵馬甫一接觸,便立刻展開激戰。
郭豫出身太原郭氏,其堂兄郭統漢中一戰差點死在那裡。
故而郭豫對大漢恨之入骨。
再加上有牽弘的軍令在,戰事很快就陷入焦灼當中。
壽良雖有武功,也是這支兵馬主將,但是在指揮作戰方麵卻不如李驤。
一開始雙方兵馬接觸之後,不通軍事的壽良,立刻就吃了一個悶虧。
被郭豫狠狠的追擊了一番,折損了數百人馬。
好在廖文這群年輕人,憑借著一腔血勇,硬生生的擋住了郭豫的進攻,才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
壽良見狀,當機立斷的把指揮權交給廖文。
廖文也不推辭,接過指揮權後便開始進行自己的第一次統兵作戰。
他將手中兵馬分為三步,其中中軍三千,左右兩軍各一千。
分彆由吳明和劉駿統領。
三路兵馬互為犄角之勢,在狹窄的木門道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陣型。
無論是郭豫進攻哪一路,都能保證至少有一路兵馬能夠支援友軍。
如此一來,原本還占據優勢的郭豫軍,立刻便落入下風。
時間一長,無法順利支援祁山堡的郭豫逐漸變得著急起來。
人一急,就容易犯錯。
郭統不顧手下勸阻,準備強行衝殺。
準備憑借著優勢兵力,在狹窄的木門道一舉衝潰對麵的敵人。
卻不料正中廖文等人下懷。
漢軍步兵戰陣是在曆次戰火中淬煉出來的,結實無比。
雖然手下的這些漢軍並不是大軍精銳,但是傳承放在那裡,就算差又能差到哪裡去。
雖說抵擋的有些艱難,但到底是擋住了。
而被擋住了攻勢的魏軍,士氣開始逐漸崩塌。
攻守之勢也瞬間轉換。
從魏軍追著漢軍殺,變成了漢軍追著魏軍殺。
郭豫被打的節節敗退,不得已退出木門道。
這一下,反倒是把廖文他們給整不會了。
追吧,對麵騎兵居多,真要是把陣型給追亂了,再被殺個回馬槍得不償失。
不追吧,等敵人整頓好兵馬,很有可能卷土重來。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陛下交給眾人的既定任務已經完成了,他們順利的在木門道攔住了上邽方向的敵人增援。
接下來怎麼做,壽良和廖文等人一番商議後決定。
由壽良派人回去詢問劉諶的下一步指令。
廖文等人則帶著兵馬緩緩追擊,直到敵人完全退回上邽。
做出這個決定之後,雙方立刻分頭行動。
廖文帶著麾下兵馬輟在郭豫身後。
壽良也日夜兼程的返回祁山堡下。
數日後,在鹵城戰事依然膠著的情況下,壽良順利的返回祁山堡,並且和劉諶講述了西縣戰事的經過。
得知結果之後的薑維立刻在輿圖上仔細的推演起來。
一番推演過後,薑維不由得一陣頓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