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雲,圍三缺一。
就是讓人有個念想,有個退路。
人一旦有退路,意誌力就會被大大的瓦解。
如今的形勢卻恰恰相反,祁山道隻有前後兩條路。
往後,敵人就咬在自己的屁股後麵。
一旦被阻住,前麵的敵人撲上來,基本上就是個死。
就算僥幸成功,殺退了身後的敵人,退出祁山道,可那裡是敵境,想要返回大本營需要再繞道木門道。
彆的不說,糧草輜重都跟不上。
之前為了儘快趕往祁山道並迷惑上邽的敵人,大部分的物資可都丟在上邽城下。
而往前就不需要顧慮那麼多,距離大本營隻有幾十裡不到的距離。
隻要能衝破前麵敵人的阻攔,便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和陛下會合,到時候大軍合兵一處。
無論是進還是退,都能夠從容而行。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壽良不下令,漢軍士兵們也知道該怎麼做。
各部紛紛在長官的帶領下,朝著麵前的敵人衝殺過去。
廖文和劉駿更是一馬當先,身先士卒。
麵對漢軍的衝殺,早就已經擺開陣勢的薑筠也做到了從容應對。
先是按照慣例,一波箭雨覆蓋過去。
然後就是刀盾手為掩護,長槍手在刀盾手的身後探出長槍。
同時騎兵開始在側翼遊弋,準備隨時挑敵人薄弱的地方下手。
曆史上有太多以少勝多,出奇製勝的戰爭供後人傳頌。
可更多的還是薑筠這種中規中矩的戰法。
那些名揚天下的名將,擅長的也大多都是這種正常的戰法。
所以薑筠對於自己的布置很有信心。
但有一點,他忘了對麵的這群士兵的戰法傳承自一個被後世傳頌千年的神人。
是在國力極弱的情況下,還能靠著步兵就能和騎兵打出極高戰損比的恐怖存在。
更何況他們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群困獸。
直到漢軍撞上魏軍盾牆的時候,薑筠才意識到這一點。
麵對從天而降的箭雨,對麵的蜀軍將身體儘可能的縮在盾牌後麵,減少自己受打擊的麵。
雖然仍然免不了被箭矢射中,但已經最大可能的減少了傷亡。
等到蜀軍衝到陣前,以為能夠順利攔下蜀軍的盾牆,頃刻間就被瓦解。
搞得薑筠一時間竟然沒有反應過來。
那些依托刀盾手保護的槍兵就更加不可能反應過來了。
好在弓弩手的反應比較快,見前軍被突破。
立刻再次張弓搭箭,用最短的時間射出一發箭矢後,立刻拋棄手中弓弩。
拔出腰刀便衝了上去,這才堪堪穩住場麵。
薑筠也在這時候反應過來,立刻組織後備兵力壓過去,希望能攔住蜀軍的攻勢。
可好不容易趁著敵人不備的廖文等人,怎麼可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大軍以廖文和劉駿為首,組成一支狹長的鋒矢陣。
竟要硬生生的鑿穿薑筠的軍陣。
與此同時,身後的郭豫也在此時殺到。
察覺到前麵有友軍阻截這些蜀軍之後,郭豫先是鬆了一口氣。
隨即又惡狠狠的喝道:
“圍上去!把這群南蠻子統統圍死在這裡!”
雖說郭豫的兵力不多,可這祁山道中難以回轉身形。
士兵之所以是士兵,是因為他們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唯一的區彆便是手中的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