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諶發火,薑維甚是驚訝。
印象裡這位陛下好像從來都沒怎麼發過火。
上一次發火還是佯攻魏興的時候,有人提出來用人命填一條路出來攻城。
這一次又是為什麼?
“朕讓鄧審出使吳國,沒想到他居然和吳主孫醱暗中合謀。”
“以三郡之地為條件,讓朕出兵助他重掌大權。”
“這不是胡鬨這是什麼!”
看到薑維投來疑惑的目光,劉諶隨手將手中的奏報遞給薑維。
薑維看完之後,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這個鄧審,膽子也太大了。
三郡之地確實誘人,可大漢現在哪還有人力物力往東吳投。
“果然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陛下息怒,估計這鄧審是想以破虜侯和鎮虜侯為榜樣,這才一時糊塗,犯下這樣的錯。”
薑維趕緊勸解道。
“這能一樣嗎?”
“李驤和壽良他們頂多就是讓原本就沒有交好的魏吳兩國更加疏遠。”
“如今魏吳已然媾和,一旦這個消息泄露出去,漢吳之間再無轉圜餘地。”
“豈不是憑空給大漢樹立一個外敵!”
想替朝廷立功的心情劉諶理解,可總得用腦子權衡一下利弊吧?
劉諶派鄧審出使的目的很簡單,不過是要吳國一個態度。
支持大漢北伐,那魏吳之間的同盟必然會出現裂隙。
不支持大漢北伐,在大漢沒有主動招惹吳國的前提下,理虧的吳國也不會做出什麼危害大漢北伐事業的事。
無論吳國做哪個選擇,劉諶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把吳國當做不存在,安心北伐。
誰知道鄧審這小子立功心切,整了這麼一出。
一旦這個消息泄露出去,吳國立刻就能往漢吳邊境調兵,並隨時可以西進。
這會兒大軍都在祁山和陳倉,哪裡有功夫顧得上東邊的吳國。
“也不用腦子想想,那三郡之地是那麼好拿的?”
“一個傀儡皇帝,他說的話能有什麼用!”
劉諶餘怒未消的說道。
“陛下,臣倒是覺得吳主孫醱那邊不會出什麼差錯。”
“既然他敢寫這樣的密旨,必然已經做好萬全的準備。”
“真要是泄露的話,恐怕這會兒來的就不是這份盟約,而是永安的奏報。
“況且臣覺得這件事也沒有那麼危急。”
劉諶心中一動:
“伯約此言何意?”
薑維道:
“臣以為那孫醱既然能寫出這樣的盟約來,也必然知道這件事情的危險性。”
“故而絕不可能有備份之類的東西。”
“隻要鄧審回到成都後,沒有將此事宣揚,那這件事便隻有寥寥數人知道。”
“江東士族又有什麼理由,對大漢動刀兵?”
劉諶皺眉思索一番,點了點頭說道:
“伯約言之有理,這種事情吳主怎可能宣之於眾。”
“朕這就給太尉寫信,讓他注意下這件事,彆走漏了風聲。”
很快,一封書信便被劉諶寫就,並當即命人送往成都,交給宗預。
薑維將那份盟約重新還給劉諶,劉諶卻拿著盟約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