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升真是這麼說的?”
被派來送信的是周處,身為陸家家將,又是當初被派到陸晏身邊保護他的人。
派他來送信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
“稟都督,少主確實是這麼說。”
“他希望都督能儘力促成此事,將來對陸家必有好處!”
周處到西陵之後,第一時間把劉諶的親筆信交到陸抗手中。
並且也把大漢最近取得的戰果一並告知陸抗。
大漢北伐的消息,陸抗早就已經知道了。
但卻沒想到劉諶的動作這麼快,北伐才開始區區數月的時間,就已經奪取了天水。
陸抗作為名將,自然也知道奪取天水意味著什麼。
隻要不出什麼差池,隴西四郡已經是蜀漢的囊中之物。
一旦這次蜀漢能在魏國站穩腳跟,那奪取長安便不再是一場空談。
陸抗在大堂內來回踱步。
站在大吳的角度上,陸抗肯定是不希望劉諶此次北伐成功的。
如今魏國分裂成長安和洛陽兩部分,使原本三足鼎立之勢變成了四足。
這樣一來,無形中就削弱了魏國的力量,同時也減輕了吳國的壓力。
司馬炎主動開通通商城市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旦蜀漢奪取長安,那原本的魏強而吳蜀弱的局麵,便會變成蜀強而魏吳弱,甚至是魏蜀強,吳國獨弱。
而且陸抗的心裡很清楚,蜀漢或者說劉諶向來有吞並吳國之心。
現在自己最正確的做法就是不管這件事,任由司馬攸和劉諶互相消耗力量。
最好能消耗到蜀漢花費大量的國力,隻占據魏國一小塊地盤,沒有餘力吃下長安。
司馬炎也同樣因為無力吃下司馬攸而互相僵持。
大吳才能夠借著這個機會壯大自身,在將來某一時間到來的大戰中站穩腳跟。
但問題在於現在的大吳已經被江東諸多世家所把持。
權利的滋味是令人著迷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年幼的孫醱都不可能奪回權柄。
而那些世家又以自身利益為重。
陸抗同樣如此,隻不過他的選擇是把家中長子送到蜀漢,而不是和那些世家一樣瓜分吳國。
這也正是陸抗糾結的點,一方麵他是忠於吳國的,希望吳國可以變的強大起來。
一方麵又看穿了吳國的未來,早早的就押注蜀漢。
著實讓陸抗有些難以抉擇。
就在這時,周處說道:
“還有一件事,少主說他帶回這封信的時候,漢帝已經往建業派出使者,也是為了這件事。”
聽到這句話,陸抗的臉上閃過一絲愕然,旋即露出怒意:
“這麼重要的事情,你怎麼這會兒才說?”
周處哪裡敢說這是陸晏的交待,若是陸抗立刻答應,那這件事就無需再提。
若是像這樣猶豫不決,再主動講出來。
不過陸抗這會兒的心思早就已經落到彆處。
陸家雖然不在廟堂謀算,但是在吳國的地位依然舉足輕重。
劉諶派出使者前往建業,那就意味著他要極力促成此事。
之前因為和魏國交好的事情,已經拒絕了作為盟友的蜀漢。
這一次隻不過是些海船,對方還願意出錢購買或者租用。
所以朝廷多半會同意這件事。
那自己就隻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可若是連錦上添花的作用都起不到,陸晏在蜀漢的話語權肯定會有所下降。
好你個劉諶,你這是在逼著我陸家站隊啊!
雖然知道劉諶此舉是在逼自己表態,但陸抗卻毫無反抗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