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得幾人答不出來崔世義等人的去向。
司馬炎沒好氣的說道:
“還不快讓人召他們前來!”
很快,傳命的人就再次離開了晉王府。
而在這個空檔裡。
司馬炎又說起了另一件事。
“叔子來信說,那支鮮卑人再次出現在咱們的地盤上。”
“和上一次不一樣的是,他們這一次多了很多的裝備。”
“孤懷疑這些人是得了那逆賊之命。”
“並且從逆賊手中要來了不小的好處,所以才會聽從那逆賊之命!”
“若是放任這些人襲擾叔子後方,則長安難定!”
聽到司馬炎的話,賈充就忍不住想吐槽。
這位晉王殿下對待自己人倒是寬厚異常。
但對有些人卻是有些苛刻。
之前朝廷派劉淵去打這些鮮卑人,但是在打完鮮卑人之後。
司馬炎卻選擇把劉淵這群匈奴人調到司馬孚麾下。
名義上是聽從司馬孚調遣,但實際上卻是讓司馬孚來盯著他們。
那劉淵雖然是匈奴人,但是其部族歸附中原已有數代。
早就可以算作是自己人。
現在鮮卑人打回來了,您倒是著急了。
卸磨殺驢的時候,怎麼就沒想著這天呢?
不過這些也隻是賈充的一部分想法。
真正願意為劉淵鳴不平的原因是劉淵在並州的時候。
如王氏、郭氏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折損。
唯有賈家的實力得到空前壯大。
對於賈充而言,自然是希望劉淵再次回到並州。
現在這麼好的理由放在眼前,賈充沒有道理不用。
“晉王,那劉淵之前就能趕走這些鮮卑人。”
“未必不能再次趕走他們。”
“晉王何不再調劉淵入並州,說不定在解決那些鮮卑人的同時,還能對付這群突然冒出來的蜀軍!”
一直沒有說話的荀羽聽到賈充的話立刻站出來說道:
“晉王不可!”
“臣聽聞其在並州之時,曾私下與那鮮卑人媾和。”
“並時不時的資糧於敵,養寇自重。”
“才導致鮮卑之禍,綿延日久。”
“胡兒終究隻是胡兒。”
“如今有司馬刺史看著,多少還能收斂一些。”
“一旦再將其放出,恐怕就難收入籠中了!”
荀愷和羊祜一起出征長安後,荀家在洛陽的代理人就落到了這個被荀愷挑選出來的荀羽頭上。
臨走之前,荀愷曾私下裡告訴荀羽不能讓賈家的勢力進一步擴大。
否則將來並州士族必然會騎到中原士族頭上。
中原士族就是靠著支持曹操,打敗了如日中天的河北士族,並且順利的取而代之。
已經有了前車之鑒的他們,怎麼可能會重蹈覆轍。
隻是這個荀羽的政治手段連荀愷都比不上。
話一出口,便引來了賈充的反感。
什麼叫資糧於敵,養寇自重?
劉淵打鮮卑人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賈充在謀劃。
這麼說豈不是要把賈家也卷進去?
“荀校尉何出此言?”
“劉淵是胡兒不假。”
“可其家族從先漢至今,已有數代人投靠中原朝廷。”
“其本人更是留居洛陽多年。”
“前番因為鮮卑人之故,我向晉王舉薦此人。”
“此人也對晉王起誓,忠於大魏。”
“晉王心懷四海,納天下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