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梁立刻走到外麵去,借著外麵的天光,仔細的打量起這些邊票。
由於大漢的新鑄直百錢信譽非常好,所以在一段時間內曾經出現不少仿製的直百錢。
但是想要仿製成同樣的大小並擁有同樣的重量。
就必須要在裡麵摻上足夠多的黃金,這樣一來就基本杜絕了造假的可能。
因為按照這個比例造出來的也隻能是真的。
眼前的這些邊票雖然材料是楮皮紙,在蜀中的價格昂貴,但也沒有上麵寫的麵值這麼值錢。
這些紙的造型略顯怪異,上麵印滿了各種精密的花紋以及吳梁看不懂的圖案。
而且整張邊票分為上下兩部分,寫著同樣的編號。
兩者之間還有一條虛線相連,在虛線上則蓋著大漢天子的印璽。
“陛下有沒有說這個邊票到底如何使用?”
“此物雖然製作精美,但也有被仿製的危險。”
“一旦被人大量偷印,豈不是要讓咱們蒙受巨額損失?”
在知道這些邊票的作用後,吳梁的心中難免泛起一絲擔憂。
張凱武來到吳梁麵前,從其手中拿過一張邊票說道:
“這個問題陛下倒跟我說過。”
“吳司佐也知道,印刷術如今是咱們大漢獨一份,這些紋飾,字體就是用同一張雕版印的。”
“這些邊票使用的時候,沿著虛線撕成兩半。”
“陛下的原話是撕成兩半,而不是剪成兩半,因為撕痕是最難仿造的痕跡。”
“一半交給對方,一半咱們自行留存。”
“核對的時候,隻需要將兩者再次對齊,撕痕和編號對得上,那便是真的。”
“對不上,那就是假的!”
吳梁大致看明白了。
這上下兩部就像是契書一樣。
對得上就是真的,對不上就是假的!
作為擁有天下獨一份的印刷術的大漢,這本身就是一種防偽措施,再加上那些花紋,璽印以及撕縫共同印證。
即便是有人想要仿製,恐怕代價也不比這些邊票的真正價值低。
“前有新鑄直百,後有這些邊票。”
“真不知道陛下如何能想到這麼精妙的東西!”
吳梁不由得感慨道。
張凱武聞言朝著劉諶所在的方向拱手道:
“陛下承天命而降世,是為複漢而來。”
“所作所為豈是咱們這些凡夫俗子所能企及的。”
“某不才,不能勝陛下所任,還望吳司佐好好把這件事做好。”
吳梁點頭道:
“那是自然!”
很快,吳梁就拿著這些邊票回到劉諶給他安排的住所裡。
沒一會兒,張凱武把剩下的邊票也一並命人送來。
並且把這些邊票的總額告訴了吳梁。
進行一番簡單的計算之後,這些邊票的總價值占據興漢六年總稅收的四成。
這個數額並不算多,因為隨著興漢六年魏吳之間的媾和,大漢而和魏吳兩國之間的貿易收到影響,進而導致全年的稅收大幅度下降。
也正因為如此陛下不得不做出發行國債的舉動。
但這個數額也絕對算不上少,因為這是將整個大漢四成的稅收,全都放到隴西四郡來運轉!
搞清楚這一切後,吳梁長出一口氣,嘴角也露出了笑容:
“天水的商人們,你們的福氣來了!”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