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要想清楚了再回答。”
秦氏毫不猶豫的回道:
“臣婦不怕吃苦!”
劉諶道:
“好,既如此,朕便允了。”
“不過你沒有這方麵的經驗,就先跟著賈褒去做。”
“等你熟悉了後,有大把的事情交給你!”
秦氏領命退走。
劉諶並沒有給秦氏額外封官,一個關氏主母,侯夫人的名頭比什麼都好使。
在秦氏跟著賈褒學習如何治事的時候。
涼州武威郡、姑臧縣。
王渾看著城下的敵人,大冷的天他卻額頭冒汗。
踏馬的這些蜀軍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早在得知蜀軍穿過武威郡前往塞外的時候,王渾便預料到有這麼一天。
但因為糧草的關係,他沒法主動出擊,隻能被動防禦。
事實也和他所料不差。
數月後,一支蜀軍從東麵殺來,圍住了姑臧城。
王渾也做好了和蜀軍僵持的準備。
可就在幾天前,另一支蜀軍的到來,讓王渾覺得自己簡直是遇見鬼了!
因為那支蜀軍是從自己背後殺來的。
武威郡的背後是哪裡?是張掖!
那裡哪來的蜀軍!
可他們就是這麼活生生的出現在了自己的麵前。
不僅如此,那人還把一封勸降的手書射入城中,告訴王渾張掖已經被他攻下,現在的張掖姓大漢!
張掖姓誰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後路已經被徹底斷了。
原本打算背靠涼州節節退守的打算已經徹底落空,王渾成了一隻困獸!
張軌對此倒是無所謂,作為土生土長的涼州本地士族,見過也聽過太多的事情。
不就是郡治所被圍?有什麼大不了的。
想掙紮就殺一通,不想就投降。
哪天不順自己心意了再反叛也不是不可能。
再說了,自己這些人堅守了這麼長時間,已經對得起他老曹家給的那點俸祿了。
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的,有什麼好糾結的。
張軌的想法明顯是受到草原部族的影響。
而出身琅琊王氏的王渾顯然不這麼想。
投降對他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
可他除了要為自己考慮之外,還要為家族的名聲考慮。
蜀漢能夠切斷雍州和涼州的聯係,並且派兵進攻武威,說明蜀漢已經在雍涼地區站住腳跟。
也說明蜀漢和大魏之間必然有一場關乎國運的大仗。
降了蜀漢,魏國打贏了必然不會放過琅琊王氏,雖然不至於受到什麼處罰,可家族權勢必然下跌。
不降蜀漢,蜀漢打贏了肯定也要做戰後清算,到時候王家同樣也落不了好。
想到這裡,王渾一拳狠狠的砸在城牆上。
城下,關彝和廖文正在帳中商議軍事。
奪取張掖之後,關彝除了留下一麵漢旗外,什麼都沒有留下。
帶著麾下人馬便直插武威方向。
沿途不做任何停留,為的就是不給王渾任何反應時間,省得他棄城而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終於在幾天前殺到姑臧城下,見到了已經先自己一步到達的漢軍。
合兵一處之後,才發現領兵之人是廖文,並非被自己派回去的楊稷。
心中自然好奇。
但是廖文同樣也不知道楊稷去向。
因為他並不是從天水而來的,而是直接從隴西過來的。
“勸降書已經送進城好幾天了。”
“對方依然沒有任何反應,看來是打算負隅頑抗了。”
合兵一處後,身為大漢後將軍的關彝就接管了所有軍隊。
廖文等人在帳下聽命。
聽到關彝的話後,廖文笑著說道:
“將軍到達之前,末將已經打聽清楚了。”
“城中守軍兵力隻在五千上下。”
“且糧草儲備也並不多。”
“他們不過是一群困獸罷了。”
黃明也點了點頭說道:
“如今這姑臧城周圍的敵人已經被咱們肅清。”
“若不是擔心糧草補給,再加上天氣轉冷。”
“隻需要困上個兩三月,他們除了吃人,就隻能開城投降。”
關彝聞言搖了搖頭,困守奪城的法子肯定是不能用的。
自己出來的時候天氣正熱,並沒有攜帶禦寒物資。
一路上為了輕裝快行,連糧草都沒有攜帶太多。
合兵一處後,全靠著廖文他們帶來的糧草支撐。
兩萬人每天的人吃馬嚼不是個小數目。
天水到這裡的補給線也很長。
陛下的目標是長安,也不可能在一個小小的武威投入這麼多的人力物力。
擺在關彝麵前的路隻有強攻一條。
“不能在武威城下遷延時日。”
“時間拖的久隻會對咱們不利。”
“既然對方不願意投降,那就攻城!”
“聽令!”
關彝肅聲說道。
帳內眾人紛紛坐直了身體。
“馬奉!”
“末將在!”
“著你領一萬騎兵,兵分兩路,分彆圍住姑臧北門和西門。”
“務必使敵不能從這兩個方向逃脫!”
“末將遵命!”
“廖文!”
“末將在!”
“著你領兵五千,從南門對姑臧發起進攻。”
“末將領命!”
“黃明!”
“末將在!”
“著你領兵兩千,從東門發起進攻。”
“末將領命!”
關彝抬手示意自己話沒有說完:
“你這兩千人隻是佯攻,儘量給敵人一種弱旅的印象。”
黃明急忙要說什麼,卻被關彝再次打斷,
“強攻本就是下下策。”
“但這麼多天,城中敵人並沒有對咱們采取任何行動,說明他們也很心慌。”
“你露些破綻出來,他們就很有可能從東門突圍。”
“沒了城池的保護,他們不是咱們的對手。”
黃明立刻就明白了關彝的意思:
“得令!”
布置完任務後,關彝起身道:
“明日五更造飯,卯時五刻攻城。”
“諸軍不得有誤!”
馬奉、廖文等人也紛紛起身道:
“謹遵將軍令!”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