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苞嗎?
司馬攸再次眉頭微皺。
此時的石苞正鎮守在陳倉和蜀軍對峙。
這會兒把他調回來,司馬攸覺得也不是個什麼太好的選擇。
看到司馬攸的表情,鐘會再次說道:
“石苞鎮守陳倉已有數年,早就將陳倉打造成鐵板一塊。”
“蜀軍雖然打通了陳倉道,但依然無法對陳倉造成任何威脅。”
“此時再將石苞放在陳倉,豈不是有點大材小用?”
“況且那石苞和洛陽有滅門之恨。”
“他在馮翊一天,洛陽就休想踏入馮翊一步!”
司馬攸想了想說道:
“好倒是挺好,但陳倉隻留郭統一人鎮守,孤恐其不能應付霍、張兩位蜀將!”
司馬攸的擔憂不無道理,雖然蜀漢的進攻重心放在隴西,陳倉隻是佯攻。
但若是陳倉真的露出破綻,被蜀軍抓到的話。
陳倉的佯攻未必不能變成真進攻。
那霍弋和張翼二人皆蜀漢名將。
司馬攸不想賭也賭不起。
鐘會想了想說道:
“越騎校尉楊銳可前往協同鎮守!”
聽到這個名字,司馬攸好奇道:
“哦?此人是誰?卿因何舉薦?”
鐘會道:
“此人出身弘農楊氏,乃楊修之孫,楊囂之子。”
“其祖因罪被殺後,便返回祖地。”
“陛下登基時自薦其身,臣考察一番後,覺得此人頗有才學。”
“故臣以他隨侍陛下左右!”
司馬攸“嗯”了一聲,什麼隨侍陛下左右,不過是監視魏帝的動作罷了。
“來人,去把楊...”
“楊銳!”
“去把楊銳叫來!”
沒一會兒,楊銳便來到司馬攸麵前:
“末將見過秦王殿下,見過太尉!”
司馬攸伸手虛抬:
“孤聞太尉言,卿乃弘農楊氏出身,為何屈尊一小小的越騎校尉?”
楊銳雖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叫來,但聽到司馬攸的話還是趕緊回道:
“官職大小皆是為國出力,沒有什麼屈身不屈身的。”
司馬攸點了點頭,到底是大家族出來的,回答還是很得體的。
“卿以為,如今天下之勢如何?”
聽到這裡,楊銳有點明白過來了。
今天自己絕不是無端被叫來的,多半是被某人舉薦,秦王要重用自己!
至於舉薦自己的人是誰,很有可能就是秦王身邊的太尉鐘會。
如今的長安誰不知道秦王和太尉的關係。
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入了秦王的眼!
於是楊銳故作猶豫的說道:
“臣雖有些愚見,但恐重蹈覆轍,故不敢妄言,還望秦王恕罪!”
司馬攸聞言哂然。
楊銳話裡的重蹈覆轍是在說他祖父因言獲罪而被斬之事。
但那件事表麵上看是因為楊修的話動搖軍心,實際上是因為楊修在世子之爭站錯了隊。
可眼下自己和司馬炎水火不容,長安就隻有自己,根本沒有隊可以站。
“卿但言無妨,孤非武帝,不因言罪人!”
楊銳聞言這才說道:
“臣以為,如今的長安就像是一隻困獸,已經撐不了多長時間了。”
聽到楊銳的話,鐘會和司馬攸齊齊皺眉。
你老楊家還真是一脈相承,怪不得你爺爺能被曹操殺了呢。
就你這話,放誰身上誰能忍得了。
不過司馬攸也知道楊銳肯定是話裡有話:
“你繼續說!”
見司馬攸沒有怪罪自己的意思,楊銳知道自己賭對了。
想要受到重用,就必須有驚人之言才行。
“但臣以為,這些不過都是表象而已。”
“洛陽方麵退兵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秦王雄踞關中之地,又有四塞之險。”
“隻要秦王不想認輸,洛陽就算是窮儘天下之力,也休想踏入關中一步。”
“況且眼下洛陽自己後院起火,已失幽州之地,且兵鋒直指洛陽。”
“他必然要先滅劉淵,才能再把目光看向長安。”
“此其一也!”
司馬攸的臉上露出一絲讚許:
“還有呢?”
楊銳接著說道:
“蜀賊劉諶雖奪三郡之地,看似他的地盤擴大了。”
“但同樣也削弱了他的實力。”
“益州民寡,能集齊這些兵馬已經是掏空民力,占據地盤也必然會讓他的兵力分散。”
“以寡禦眾,必以苛政峻法為手段。”
“否則日久必亂!”
“可西北民風彪悍,時間一長必然百姓必會不滿。”
“到時候朝廷稍加引導,便能讓蜀賊自顧不暇,要麼退兵,要麼等死!”
“此亂亦不足慮也!”
鐘會聞言皺了一下眉頭。
楊銳這番話說的簡直就是在打自己的臉。
自己才剛剛接到攪局失敗的消息,他就說出這樣的話。
不是在打自己的臉是在乾什麼?
但很快眉頭又舒展開來。
楊銳的話是從他了解到的信息裡分析出來的答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並不知道這個計策已經失敗。
也並非是故意要給自己難堪。
單從計謀上來說,已經算是個不錯的人才了!
司馬攸自然也看明白了這點。
“那卿以為,眼下咱們應該怎麼做?”
楊銳再道:
“蜀賊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其中必有能人。”
“他們也會很快意識到這一點並想方設法彌補。”
“故臣以為朝廷應該出兵隴西。”
“使其不能兩顧!”
“迫使蜀賊集中兵力對抗朝廷,不能安心收服三郡人心。”
“一旦賊無法使統禦三郡之地,則其落敗之日不遠矣!”
司馬攸的臉上立刻露出滿意之色。
無論怎麼說,楊銳的這番建議還是很不錯的。
雖然具體的才能有多大還看不出來,但是協助郭統鎮守陳倉絕對夠用了。
這對於司馬攸來說已經足夠。
司馬攸笑著說道:
“卿果有大才,太尉沒有看錯人!”
司馬攸的話證實了楊銳的猜想。
楊銳立刻對鐘會行了一禮道:
“多謝太尉賞識!”
鐘會微微頷首道:
“要謝就謝秦王的惜才之心吧。”
司馬攸又接著說:
“朝廷已經有對三郡用兵的打算,不日就要發兵前往!”
聽到司馬攸的話,楊銳立刻說道:
“秦王,現在發兵恐怕有點早了。”
“不如再等上些時日,等蜀賊對三郡百姓動手之後咱們再動手,豈不是事半功倍?”
司馬攸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