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這些人跟咱們在漢中見到的那些蜀民還有些不一樣。”
車內,另一個正在捧書細讀的中年男人聽到兒子的話。
笑著將書卷起來說道:
“哦?有何不同?”
中年人名為陶丹,任大吳揚武將軍,擔任邊境守備。
此次前來天水,是奉了西陵都督陸抗之命為西陵防線籌備餉錢。
前番建鄴的那些流言,雖然沒有對陸抗的地位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但還是帶來了一些不好的結果。
比如原本撥付給西陵的錢糧,有一部分調撥給了廣陵的施績。
陸抗當然知道這是為什麼。
相比較於陸氏,朱先更傾向於出身朱家的施績。
數次上書無果後,陸抗便準備自救。
作為曾經拒絕過兒子陸晏前往成都提議的陸抗。
他自救的方式不是投降大漢或者魏國,而是自籌糧餉禦敵。
恰好此時大漢宣布了第四個三年計劃,準備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
消息傳到西陵之後,陸抗敏銳的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陸抗作為鎮守一方的大將,手裡還是掌握著相當一部分的生產資料的。
隻是堂堂西陵都督,居然要靠自己行商來維持國家防線,未免令人心生唏噓。
陸抗最終從手下的人裡麵挑選了陶丹出來,一來陶丹出身低微,不容易引起他人注意。
二來在武昌之變中,他對其長子陶操有救命之恩,故而陶丹對他還算忠心。
而和蜀漢做生意這件事當然是越不引人注意越好。
為了保密,也為了讓兒子不為難,這件事他並沒有告知陸晏。
隻是讓陶丹帶著一應貨物,夥同其餘吳商一起前往天水。
陸抗壓根就沒打算把生意做到西域,他隻打算把東西運到天水去賺差價。
而陶丹在接到命令之後,立刻化身行商,踏上了前往天水的道路。
同行者還有今年剛滿十二周歲的次子陶侃。
隻是讓陶丹沒想到的是,才剛剛進入漢中,便被眼前的一切給驚呆了。
當年劉諶為了消化突然湧進來的大量新鑄直百錢。
發動了大漢的第一次大基建。
雖然後來因為彆的原因爛尾了,但已經在計劃的工程,比如漢中和益州的道路修建並沒有停止。
因為這和後續的北伐息息相關,彆的不說,一條平整的路光是在糧食運輸速度上都要比普通的路快上不少。
戰場上,後勤補給就是戰鬥力,這種投入在劉諶看來完全是值得的。
而後來發生的事情也印證了劉諶的做法。
隨著大漢打下隴西三郡,補給線被無限拉長,原本儲存在漢中各地的糧草很快就被搬運的差不多了。
正是靠著這些新修的道路,才維持了大漢的正常運轉。
期間,樊建也不停的征發徭役對這些道路進行維護,使得車馬可以暢通無阻的通行。
吳國同樣也有官道,也有專人維護,但是那種維護和眼前的這些官道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而且這樣的道路還不止是一條,已經在漢中形成了一道道縱橫交錯的網絡。
陶丹甚至都能想到一旦大漢發動對吳戰爭,這些道路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把兵源和糧食運送到前線。
這是一幅多麼可怕的場景,怪不得蜀漢皇帝敢走祁山道繞道北伐!
陶丹的隊伍並沒有走漢水乘船前往天水,而是繞道遝中。
原因是漢水不比長江,並無商船通行,蜀漢水師隻替朝廷運糧,不許他人借用。
而少年陶侃,也不完全是在瞎看。
和父親的側重點不一樣,陶侃的重點放在那些沿途耕作的百姓身上。
蜀漢的百姓和吳國的百姓有大不同。
如果非要讓陶侃說些什麼的話,那就是蜀漢的百姓好像更加的像個人。
而吳國的百姓更多的像是掙紮求活的牲口。
雖然陶家出身寒門,但寒門依然是普通黔首無法企及的高度。
平時也不會和底層的百姓打交道。
所以在進入漢中之前,陶侃是沒有這種感受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和漢中的百姓相比之後,這種區彆立馬就顯現出來了。
他第一次在這些路邊的百姓身上感受到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雖然同樣是辛苦勞作,但他們的臉上卻帶著笑。
而在過了祁山道,進入天水後,這種感覺就又不一樣了。
天水的這些百姓的動作給陶侃的感覺很緊張。
陶丹笑著說道:
“洛陽那邊傳來消息,司馬炎於年前停止了對長安的進攻。”
“司馬攸當然要抓住這個機會趕緊進攻蜀軍,以期能夠奪回隴西三郡。”
“否則等司馬炎滅了劉淵,司馬攸可就兩麵受敵了。”
對於這個小兒子,陶丹很是喜愛,自幼敏而好學,這次也是想著帶出來曆練一番。
陶丹說的這些東西,都是擺在明麵上的情報,並不會涉及什麼軍事機密,說出來也不會有壓力。
聽到父親的話,陶侃點了點頭,看著外麵忙碌的百姓:
“我聽說蜀漢皇帝在益州和漢中做了很多改革。”
“還把這種改革帶到了隴西。”
“恐怕這些人就是在擔心萬一司馬攸大軍打過來,蜀漢會攔不住。”
陶丹用手裡的書輕輕敲了一下陶侃的頭:
“你現在要做的是好好讀書,將來出仕。”
“這些東西與你無關。”
聽聞此言,陶侃立刻放下窗簾,乖乖坐好。
捧起一本書就開始讀起來。
而這本書並不是什麼大儒巨著。
而是在路過漢中的時候采購的。
書封麵上幾個大字很是醒目:《曹魏必敗論》。
作者不是彆人,正是劉諶!
此時,早一步已經到達天水的大漢商人正在和天水本地商人以及那些從益州遷到此地,又給朝廷遞上投名狀的人瓜分前往涼州的通商資格。
益州士族倒還好說,份額都是實打實的用土地換來的。
雖然吃了一些悶虧,但總體來說還是賺的。
而那些大漢和天水本地的商人,則為這件事忙的腳不沾地。
誰都知道這些份額意味著什麼,這時候多一些份額,將來到手的財富就不可估量。
劉諶的解決方法倒也不難,效仿當初蜀錦和川鹽的法子來做。
份額全都折算成錢,拿出多少錢來,就得到多少份額。
商人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將這些份額瓜分一空。
大漢則在短期內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充實了府庫。
在這種情況下,陶氏父子和那些跟他們一起來的吳商,到達了天水。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