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當朕看不出來你的用心!”
朱先被孫醱當場戳穿用心,不由得一陣血氣翻湧。
此時廖武也從外麵再次返回殿內。
看著橫死當場的魏國使者,廖武除了劫後餘生的慶幸外,心中更是湧現出一股憤怒。
這明明是你們吳國自家事,憑什麼牽扯到我的身上。
要不是我見機的快,恐怕已經跟魏使一樣躺在地上了!
良久之後,朱先臉色才恢複正常。
抬步來到武士身前,從武士腰間抽出一柄長劍,朝著孫醱走過去。
朝中諸臣見狀立刻出言道:
“丞相不可!”
“......”
“丞相萬不可行此事!”
“......”
“陛下當心!”
“......”
“快,來人護駕!”
然而說歸說,喊歸喊,除了被鎖住的丁溫看到朱先的舉動掙紮了幾下外。
其餘人竟然沒有一人挪過腳。
孫醱的臉上閃過一絲悲涼。
孫氏已曆江東五世,到頭來就真的隻有丁溫這麼一個忠臣。
朱先聞言掃視在場眾人一眼後,將手中佩劍擲於孫醱麵前。
“陛下若是覺得臣有不臣之心,可執此劍殺臣,臣絕不反抗。”
“何必行此險事,險些釀成大亂!”
見朱先並沒有要弑君的想法,眾人頓時鬆了一口氣。
而孫醱看著地上的佩劍,臉上隻有悲涼。
朱先已經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到這種地步了嗎?
孫醱很清楚,這把劍自己根本就撿不起來,所以也沒有打算去撿。
原本今天就是賭一把罷了,隻可惜自己賭輸了。
還以為自己這個皇帝多少有點影響,即便做不到一呼百應,也能喚起幾個忠良。
沒想到到頭來,依然隻有丁溫一人。
將目光看向依然在對朱先咒罵不已的丁溫,孫醱滿含歉意的對丁溫說道:
“是朕對不起丁卿!”
丁溫聞言,麵色如常的說道:
“國家危難之時,君臣自當奮力一搏。”
“縱是身死,史書上亦留美名。”
“總好過有些人,注定要遺臭萬年。”
朱先麵色一寒,對武士吩咐道:
“拖下去!”
緊接著又命人將受傷的官員安置好,把已經死了的魏使屍首抬走。
“今日乃陛下大喜之日,不意竟現刀兵。”
“好在亂賊已經束手,陛下不必放在心上。”
“大吳國祚還等著陛下延續,臣等就不做打擾了。”
“臣先行告退!”
孫醱哈哈大笑道:
“你以為你女兒這會兒還在活著嗎?”
“想用子嗣困住朕,休想!”
朱先臉色一變,立刻派人去查看,沒一會兒朱先就得到一個讓他感到痛心的消息,他的女兒已經死了。
原來,孫醱早就在寢宮埋伏好死士,無論事情成不成,都要殺了朱氏,他絕不妥協!
朱先定定的看著孫醱:
“陛下無故弑後,非明主也。”
“君失其道,臣當諫之。”
“臣府中還有一女,改日送入宮中服侍陛下。”
“臣先行告退!”
說罷朱先便轉身離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餘官員也匆匆散去,隻留下孫醱一人怔怔的看著地上的血跡。
朱先肯定是不會殺孫醱的。
弑君的罪名他不想擔,也擔不起。
而且現在孫休就這麼一個血脈在,江東士族也不允許再出現孫皓故事。
所以皇帝隻能是孫醱,除非他自殺。
但這件事發生後,孫醱恐怕連自殺的機會都不會有。
而孫醱的子嗣必須有朱家的血脈,這一點也不可更改。
不過現在朱先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宮中早就已經換上了自己人,依然能讓孫醱把那道旨意念出來,說明自己防的還不夠嚴。
今日之後,所有內侍宮娥都要重新更換。
漢使運氣好沒死,隻需要安撫一下即可。
可魏使可是實打實的死在了建鄴,算起來這已經是第二個死在建鄴的魏使了。
如果不給魏國一個合適的交待,恐怕兩國的關係會因此變得緊張起來。
同樣的,江東士族也要安撫,今天的影響實在是太壞了!
好在這件事沒有像曹髦那樣展露在萬民麵前,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三天後,丁溫被腰斬棄市,夷族。罪名是刺駕。
其家族一切榮譽被褫奪,就連丁奉也被開棺鞭屍。
而廖武也在這些天的打探中,了解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原來,在久久等不到大漢的回複後,孫醱就知道隻能靠自己了。
原本還想著慢慢經營,誰知道突然就被安排了一門婚事。
孫醱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必須要采取行動。
否則等誕下子嗣後,自己肯定會莫名暴斃。
可是宮中皆是朱先的人,根本沒有聯絡外援的機會。
恰逢此時,丁奉去世,讓孫醱覓得一線生機。
借著丁奉三朝老臣,又曾經擁立自己父皇登基的理由。
親自前往祭奠,果然朱先沒有阻攔。
在到達丁奉府上後,孫醱將自己的打算和丁奉之子丁溫和盤托出。
而丁溫遠比孫醱更加明白如今大吳的形勢。
可以說孫醱沒有絲毫機會。
但孫醱的話說出口,丁溫就沒有第二個選擇。
因為就算他去向朱先告發此事,也絕對會身死族滅。
左右都是個死,丁溫隻能賭一把。
而魏使的到來也給了二人拖出來一段難得的布局時間。
讓丁溫得以從容安排死士。
隻可惜終究是棋差一著,沒能順利斬殺朱先,以至於功虧一簣。
廖武不由得心生唏噓,無論是偽朝還是吳國,似乎總有殺不完的權臣,滅不完的賊子。
還是我們大漢好,君臣和睦,上下一心。
帶著這樣的想法,廖武匆匆離開建鄴。
他得趕緊把這件事送到陛下手裡,誰知道接下來局勢會發生什麼變故。
還是早做準備的好。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