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在第二卷末尾章節。)
情緒激動之下,陶侃當時就暈了過去。
等到再次醒來的時候,人已經出現在劉諶的麵前。
劉諶也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郭豫能殺了這些完全沒有暴露身份的吳國人。
換句話說,郭豫這是在屠殺平民。
“草民請求陛下讓草民手刃此賊,為家父報仇!”
陶侃跪在劉諶麵前乞求道。
麵對陶侃的請求,劉諶略微思索後便拒絕了。
在陶侃昏迷的這段時間,劉諶已經命人對郭豫進行了簡短的突擊審訊。
但卻並沒有獲得太多有用的信息。
因為郭豫一直鎮守在臨渭,對靜寧發生的事情並不熟悉。
至於臨渭,除了目前尚不清楚杜預帶了多少兵馬外,其餘的全都知道。
而後劉諶又特意的詢問了關於壽良的消息,結果就是郭豫也隻知道壽良被送到了長安,至於下落如何,他也不清楚。
劉諶便想著把郭豫留下,連帶著之前被關彝俘虜的王渾,看看能不能找個合適的時機從司馬攸的手裡把壽良換回來。
所以他不能讓陶侃殺了郭豫替父報仇。
但這話隻能是劉諶在心裡想,不能直接說出來。
想了想,劉諶開口道:
“從朕登基之後,便再沒有殺俘的事情發生。”
“這些人都是被賊人蠱惑,才會與大漢為敵。”
“但說到底他們都是大漢子民,既然是大漢子民,朕便不會殺他們!”
聽到劉諶的話,陶侃開始小聲啜泣。
雖然隻有十三歲的年紀,但他該明白的道理早就已經明白了。
彆說這裡是大漢,便是在吳國,也沒有他一句話就能讓人殺掉被俘的敵方將領的道理。
隻是他實在是無法接受幾個時辰前還在和自己有說有笑,準備返回西陵的父親。
在幾個時辰後,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永遠的離開自己。
盯著正在哭泣的陶侃看了一會兒,劉諶也在心中微微一歎。
說起來自己還得感謝陶丹。
若不是他舍命攔下了那些郭豫,這會兒郭豫恐怕已經衝進天水境內。
雖然不至於給自己帶來多大的麻煩,但能夠避免這些麻煩,終歸是好的。
既然彆人有恩於自己,劉諶也不是什麼不識好歹的人。
“朕已經知曉汝父此次前來天水何為。”
“這樣,朕派人護送汝父和汝父遺留下來的東西返回西陵。”
“同時朕也會讓成都秘密運送一批物資到西陵,算是感謝汝父的功績。”
“你就跟著這支隊伍一起返回西陵吧!”
聽到劉諶的話,陶侃沉默片刻後狠狠的一抹眼淚:
“草民不回西陵!”
“司馬攸殺草民父親,草民誓報此仇!”
“草民願意留在天水為陛下效力,剿滅司馬攸!”
陶侃心裡很清楚,長安的魏國和洛陽的魏國並不是同一個。
而且洛陽大魏現在和大吳是友非敵。
一旦回到西陵,替父報仇的願望十有八九就會落空。
隻有留在天水,才能夠有機會為父親報仇。
他是絕不會回吳國的!
劉諶看著目光決絕的陶侃,心中卻一陣猶豫。
留下他倒是沒有什麼問題,因為這支商隊沒有留下任何一個活口。
多一個他不多,少一個他不少。
但是留下他有什麼意義呢?一個十幾歲的娃娃。
就在劉諶猶豫的時候,吳梁卻道:
“陛下,臣請借一步說話!”
劉諶點了點頭。
吳梁來到劉諶身邊道:
“死去的陶丹是陸抗身邊的揚武將軍。”
“此子既然是陶丹之子,對吳國西陵布防多少有些了解。”
“陛下有一統寰宇之決心,何不將此子留在身邊,早晚有大用!”
劉諶聞言一陣無語,吳梁話裡的意思劉諶倒也明白。
無非就是留一手,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用上。
可是劉諶手中已經握著一個陸晏和陸機,還有一個現在正在成都為官的張惇。
哪裡用得上一個小小的的陶侃?
不過吳梁的話倒也不無道理,一步閒棋,萬一什麼時候用上了呢。
想了想,劉諶便決定把陶侃留在天水。
既然要把陶侃留在天水的話,那陶丹的屍體自然就不能送回西陵了。
連帶著他們一行人都得留在天水,否則容易露餡。
當劉諶說出這個要求之後,陶侃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陶侃留在了天水。
劉諶另外派人去把他陶丹一行人儘數死於魏軍之手的消息告知給陸抗。
事後,劉諶對賈完、墨辛和祁山堡守將進行褒獎,各升一級。
然後又命人賈完、墨辛二人。
帶兵從祁山道殺往木門道,重新將木門道奪回來。
而另一邊的薑維,此時已經站在了興國的城頭。
在得知興國的兵馬隻是疑兵之後,薑維毫不猶豫的下令奪取了興國。
張瑞就算是再想抵抗,可終究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弱勢兵力下,根本就不是薑維的對手。
眼見城池無法固守,張瑞隻得撤出興國。
臨走前,張瑞一把火燒了帶不走的糧草軍需,絕不留下一粒糧食給薑維。
“大將軍,城中大火已經撲滅。”
劉翊來不及清理臉上的火灰,來向薑維報告。
薑維點了點頭:
“安撫城中百姓,家中缺糧者先用軍糧補上。”
“若有人敢趁機搗亂,格殺勿論!”
劉翊領命而去。
又過了半個時辰,黃明和劉章聯袂而來:
“大將軍,我等無能,讓賊將走脫,請大將軍治罪!”
薑維擺了擺手,敵人是本土作戰,對一切地形態勢熟稔於心。
薑維原本也沒想著他們二人能追上張瑞,能把他追的落荒而逃,沒有反應機會就夠了。
“你二人速速整備兵馬,隨時待命出擊!”
“末將領命!”
第二天,薑維便讓所有士兵兵分兩路。
一路在黃明和劉翊的帶領下趕赴顯親,和顯親的李驤會合支援成紀。
另一路則由薑維親自帶領,從興國殺往廣魏腹地,意在截斷成紀敵人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