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意裡的內容說的很簡潔,讓薑維派人去勸降杜預。
勸降這種事,薑維也不是沒做過。
就比如之前在顯親的時候,薑維就曾派人向高誕和杜白勸降過。
但那種與其說是勸降,倒不如說是一種居高臨下的蔑視。
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後路已經被斷,他們已經沒有翻盤的希望。
天下大勢依然在漢不在魏。
可是從劉諶的這道旨意裡,薑維看到的卻是一片真心實意。
他是真的想要勸降杜預。
想想當年陛下將司馬攸派往成都的使者割了耳朵送往洛陽時說的話。
大漢和偽朝之間絕無任何媾和的可能。
再想想此時陛下的舉動,這讓薑維隻感到一頭霧水。
情勢危急之時,尚且不與賊妥協。
如今不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時候,怎麼反倒要勸降了?
而且那賊將杜預為偽朝長安車騎將軍,可謂是位高權重。
陛下這一封勸降信,真的能說動對方來降嗎?
不過懷疑歸懷疑,對於劉諶的旨意,薑維還是不折不扣的執行。
大軍後退完後,立刻有一隊人馬打著漢旗來到杜預軍前一箭之地。
烈烈旗幟之下,吳明手持符節對著麵前嚴陣以待的魏軍喊道:
“奉大漢皇帝陛下、漢大將軍之命,特來拜會杜將軍!”
片刻之後,同樣一隊人馬從杜預軍中衝出,滿臉戒備的將吳明迎了進去。
很快,吳明就見到了魏軍主將杜預。
隻見杜預手捧一本書正漫不經心的讀著。
看到吳明也隻是一句淡淡的:
“堂下所立者何人?”
吳明此前有過出使經驗,這次薑維依然派他前來。
聽到杜預的話,立刻就知道對方是想從氣勢上壓倒自己。
隻可惜大漢的使者無論大小,向來都是以骨頭硬著稱。
麵對杜預的問話,吳明冷冷的說道:
“來救你性命的人!”
“......”
“放肆!”
“......”
“大膽!”
“......”
吳明話音落下,在場眾人便起身怒喝。
一時間,喝罵之聲不絕於耳。
更有甚者直接建議杜預將吳明推出去斬首。
然而麵對吳明的無禮,以及眾人的嗬斥。
杜預依然是滿臉的雲淡風輕。
擺手示意眾人坐下,杜預舉起手中的書說道:
“此書想必使者認得,這是早年間本將軍墾荒之時,於俘虜手中得到之物。”
“覺得是個有意思的小玩意兒,便留了下來。”
“今日使者即到,倒是有兩個問題想要請教一下使者。”
吳明進來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杜預手中所拿之書,正是當初大漢的第一版《漢語字典》。
所以吳明立刻就明白了杜預話裡的意思。
無非就是想借著這個名頭來打壓自己。
隻可惜杜預不知道的是。
大漢第一版《漢語字典》發行的並不多。
而且大多數都被關彝帶走。
用劉諶的話說就是宣揚王化。
真正發行並廣泛用於教學的是第二版以及之後的版本。
吳明立刻說道:
“這有何難,此書乃我大漢兒童啟蒙之物。”
“四歲以上孩童皆可誦讀。”
“隻是不曾想將軍如此敏而好學。”
“竟然連我大漢四歲兒童的啟蒙之物都能讀的津津有味。”
聽到吳明的話,杜預麵上波瀾不驚,但心中卻陡然一震。
當初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知道這本書不簡單。
若是世家大族有這本書在,就可以讓族人更早啟蒙,以此來霸占並享有更多資源。
但讓杜預沒想到的是,自己奉為神作的一本書,竟然隻是蜀漢四歲孩子的啟蒙之物!
吳明看到杜預不說話,火上澆油的說道:
“若是將軍對這些東西感興趣的話。”
“大可以隨我前往冀縣,我大漢還有很多像這樣的啟蒙之物。”
“可供將軍好好研讀!”
還有許多這樣的啟蒙之物?
蜀漢的底蘊竟然如此雄厚?蜀漢的世家難道就這麼甘心知識壟斷被打破?
杜預心中狂震不止。
良久之後,杜預才反應過來,知道自己在這回合的交鋒中落了下風。
於是趕緊結束這個話題:
“使者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此時的吳明隻知道自己奉命前來勸降杜預,而且也不是像上次那樣,隻是為了過個嘴癮。
畢竟陛下的親筆書信還在懷裡放著呢。
所以也沒有對杜預表現的太過不尊重。
“奉我家陛下之命,有親筆書信帶給將軍。”
說著就從懷裡取出劉諶的親筆信。
交到杜預手上,杜預拆開之後,第一時間就皺起了眉頭。
這樣的字,真是糟蹋了這張好紙,但同時也驚訝於劉諶的才華。
居然能夠編纂出這樣的啟蒙讀物。
“朕知將軍祖上世食漢祿,世為漢臣。”
“奈何國祚不昌,賊雄四起,使將軍不得已屈身事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今朕帶甲士百萬,北上討賊。”
“所到之處,百姓景從,群賊束手。”
“朕知將軍乃不世良才。”
“與鐘賊等人大有不同,雖出身士族卻能做到為民請命。”
“嘗與關中墾荒濟民。”
“如今鐘賊已被朕所敗。”
“將軍此路獨木難支。”
“望將軍早日醒悟,朕於天水掃榻相迎!”
“切莫自誤!”
輕輕的將劉諶的書信放在桌子上。
杜預用手指輕輕叩擊桌麵,這是在思考的象征。
過了一會兒,杜預提筆書寫了一封回信。
吹乾後封好交給吳明:
“你家陛下的心意,本將軍已經知道的。”
“故回書一封,以示敬意。”
“使者也可早些回去複命!”
說著就命人將吳明送走。
吳明倒也不在意,拱了拱手便離開了魏軍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