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帶著藕八從進了鬼門關,一路經過黃泉路、望鄉台、惡狗嶺、金雞山、野鬼村、迷魂殿,終於來到了閻羅殿,藕八隻看見麵前並排有十座城門,依次排列著一殿至十殿閻王殿。每個殿堂門口都有陰兵把守,有的認真核對靈魂手裡的批票,有的檢查靈魂魂頭的高矮尺寸。各個都是竟然有序的工作,毫不遜色於人間,並且這裡的鬼差都是奉公執法,清如水,明如鏡。到達這裡的鬼魂,心中也都安分了不少,井然排隊等候各殿閻王的審判。
牛頭對藕八說道:“你先在這裡等一會兒,我去通稟一聲。”
藕八點了點頭,過了一會兒,牛頭帶著一人就來到了他的麵前,隻見此人身著紅袍,左手執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筆,牛頭向藕八介紹道:“這位便是陰律司的判官崔大人。崔大人,這位是藕神駕前十一太保中的藕八。”
藕八趕緊施禮,說道:“拜見判官大人。”
判官是在地府中執掌生死輪回事務的官員,地府中有四大判官,分彆掌管賞善司、罰惡司、查察司和陰律司。
賞善司判官是唐太宗時期的大臣魏征,穿著一身深綠色的袍子,總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樣子,因為他所負責審判的,都是生前積德行善的人。他們死後來到地府,都是賞善司進行安排,根據每個人生前行善程度的大小、多少,賞善司會分彆予以賞善。有的能夠升入天庭,從此無憂無慮;有的可以重新投胎,再度享受人間煙火。
與賞善司不同,罰惡司判官則經常是一副怒目圓睜的樣子,他就是天師鐘馗,身穿一襲紫袍,雙唇緊閉,表情十分可怕。
凡是到地府裡來報到的鬼魂,都要先照一麵鏡子,這麵鏡子叫做孽鏡台,隻要在它麵前一照,生前做過的所有事,無論善事惡行,都會映照出來。照過之後,生前作過惡的鬼魂就要走到罰惡司麵前,接受他的審判。罰惡司會根據閻王的“四不四無”原則來決定對他們每一個人的懲罰。“四不”指的就是不忠、不孝、不悌、不信,“四無”則是指無禮、無義、無廉、無恥。根據這個原則,輕罪輕罰,重罪重罰。罰惡司判官審判完之後,靈魂就由陰差押送到懲罰刑台上,施過刑法之後,送往十八層地獄,刑滿以後,再交給輪回殿,重返陽間。但這些作惡的靈魂,有的變成牛馬,有的化作草木,就不能再轉成人了。
查察司判官叫陸之道,也就是人間常說的陸判,他雙目像電光一般炯炯有神,剛直不阿,能看清世間一切的善惡因緣。他的職責是讓善者得到善報,惡者受到懲罰,並為有冤屈的人平冤昭雪。
四大判官之中,最有名的就要數崔判官了。崔判官掌管陰律司,姓崔名鈺,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時候的大臣。生前為官非常清正,而且善於斷案,據說他能日審陽間,夜審陰間,裁斷是非,明察秋毫。崔鈺去世以後,閻王聽聞他的名聲,便任命他當了自己身邊最親信的判官,主管陰律司。每當遇到疑難的時候,崔判官就會出麵察看審理,判明是非,賞善罰惡。他左手拿生死簿,右手握勾魂筆,隻需一勾一點,生死便立即判定,隻在須臾之間,擁有很大的權力。
崔判官笑了笑,問道:“不知藕神叫你來找我做什麼呢?”
藕八將前因後果講了一遍,崔判官點點頭,說道:“你是想打聽趙明誠的下落,這個簡單。”說著話,他打開手中的生死簿,細細查看,沒用多少功夫,就把生死簿合上了。
“崔判官,您可查到?”
崔判官沉吟半晌,說道:“你跟我來。”
藕八心想,人在哪兒直接告訴我不就得了嗎?是投胎到什麼地方,或者是人是動物,倒是說一聲啊,這是又領我去哪啊?這地方太嚇人了,我可再也不來了。他心裡這麼想,可嘴上沒敢說什麼,隻能跟著崔判官的後麵,而且還是緊緊跟著,他怕後麵再出現什麼惡狗、金雞什麼的。
崔判官帶著藕八一路前行,來到了一條河前,河上立著一座橋,橋前站著一個女子,清雅秀麗,手裡端著一碗湯,正在遞給過往的魂魄。那女子一見崔判官,輕輕點了點頭,手中依然沒停。崔判官點首回應,對藕八說道:“你知道這個地方嗎?”
藕八搖了搖頭,但他似乎又知道。
“你前麵這條河叫做忘川河,那座橋叫做奈何橋,那位女子就是孟婆,她歲歲年年守候在那裡,給每個經過的靈魂遞上一碗孟婆湯,喝下去便會忘記前世今生。一生愛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隨這碗孟婆湯遺忘得乾乾淨淨。今生牽掛之人,痛恨之人,來生都形同陌路,相見不識。陽間的每個人在這裡都有自己的一隻碗,碗裡的孟婆湯,其實就是活著的人一生所流的淚,因為每個人活著的時候,都會落淚:或喜,或悲,或痛,或恨,或愁,或愛孟婆將他們一滴一滴的淚收集起來,煎熬成湯,在他們離開人間,走上奈何橋頭的時候,讓他們喝下去,忘卻活著時的愛恨情愁,乾乾淨淨,重新進入六道,或為仙,或為人,或為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